二十四章 光复河洛
秦主姚兴皇子甚多,其长子为姚泓,字元子,仁柔宽和,体弱多病,为姚兴所不喜。其三子广平公姚弼明锐果决,姚兴甚宠之,曾抚其背道:“此子类我。”
姚兴本不欲立姚泓为太子,群臣苦劝,废长立幼,国将不宁,姚兴犹疑甚久,乃立姚泓为太子。姚弼出为雍州刺史,镇安定(今甘肃泾川)。
姜纪乃天水人,后凉吕氏之叛臣,为人奸诈,阿谀奉承,闻姚弼得宠于姚兴,遂倾心攀附,姚弼引为谋主。姚弼不甘心外放,与其密谋还朝,姜纪道:“公欲还朝与太子争位,当引重臣为内援,常山公姚显(姚兴弟)威名素著,向为陛下所重,言听计从,公当倾心结交,缓急可恃。”
姚弼遂献重金,曲意逢迎常山公姚显,姚显大喜,遂与之结党。一日,姚显乘机对姚兴言道:“太子文弱,陛下百年之后,若无兄弟为助,恐天下不宁。”
姚兴点头称是,问道:“贤弟以为谁可担此大任?”
姚显道:“辅弼之任,陛下早已明定,何以问臣?”
姚兴大笑道:“贤弟所言极是。”
至是,姚兴遂召姚弼回京,疾言厉色道:“姚弼你知罪否?”
姚弼慌忙叩头道:“儿臣不知,请父王明示?”
姚兴道:“你意欲谋反,夺东宫之位。”
姚弼吓得面色苍白,又是一阵叩头道:“请父王明察,儿臣实无此事?”
姚兴道:“你与姚显内外勾结,谋夺太子之位,还不从实招来?”
姚弼又吓了一跳,硬着头皮道:“常山公为叔父辈,儿臣待之以礼,并无不法情事,请父王明察。况太子大位早定,儿臣岂敢有非分之想。”
姚兴脸色稍缓道:“你知之便好,不要忘却朕为你命名深意。”说罢,一挥手令姚弼退下,姚弼出得宫来,兀自吓得心脏砰砰直跳,汗透重衣。
未几,姚兴便任姚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总领朝政。
姚弼既居将相,虚襟引纳,交结朝士,势倾东宫,遂有夺嫡之谋。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颍川太守姚平都自许昌来朝,对姚兴言道:“刘裕自平燕后,心怀奸计,于芍陂(què bēi今安徽寿县)屯聚粮草,有窥伺中原之意,宜遣将烧之,以败其谋。”
姚兴微笑道:“刘裕内有强藩(指刘毅),外有谯蜀,自顾尚且不暇,安敢窥我大秦!苟有此心,其在子孙乎!”
姚平都道:“陛下,理虽如此,亦不可不防。”
姚兴深以为然,遂召其大将杨佛嵩前来道:“吴儿不自量力,乃有扰边之意。卿待至孟冬,人马肥壮,当率精骑三万焚其积聚之地芍陂,令其知难而退,不敢有非分之想。”
杨佛嵩朗声道:“陛下若任臣以此役,当从淝口渡淮,直趋寿春,举大众以屯城,纵轻骑以掠野,使淮南萧条,兵粟俱没,足令吴儿俯首,哭天抢地,再不敢北望。”
姚兴闻言,与杨佛嵩相对大笑。
后夏主勃勃扰边,姚兴以杨佛嵩为都督岭北讨虏诸军事、安远将军、雍州刺史,率兵北讨勃勃。杨佛嵩兵发数日后,姚兴预感不详,对左右道:“佛嵩骁勇异常,每临敌对战,亲为先登,不可抑制,实为先锋之才,非大将也。朕常节之,配兵不过五千。今率众既多,遇勃勃老贼,必败无疑。今去已远,追之无及,朕深为忧之。”左右皆以为不然,劝慰之。
其年,勃勃率骑三万攻安定,与杨佛嵩战于青石北原,勃勃伪退,设伏以待之。杨佛嵩率轻骑来追,勃勃伏兵四起,大败之,降其众四万五千人,获戎马二万匹,生擒杨佛嵩。勃勃对佛嵩道:“卿为大秦忠臣也!然姚兴体弱多病,将不久人世,诸子纷争,必然国灭。朕方与卿共平天下,未知卿意下如何?”
杨佛嵩慨然道:“我为晋臣,因受秦主知遇之恩,愿效犬马,若仕陛下,一身而历三朝,岂可得焉?承蒙抬爱,但求一死。”
勃勃叹息良久,将杨佛嵩绝亢而死(掐死)。
闻杨佛嵩死,姚兴悲痛不已,遂罢淮南之举。
秦左将军姚文宗为太子姚泓死党,广平公姚弼深恶之,必欲除之而后快。姚弼令侍御史廉桃生上奏姚兴,诬陷姚文宗有怨言,太子年长当立为王,姚兴当退位,颐养天年。
秦王姚兴闻奏大怒,不由分说,立刻赐死姚文宗,于是群臣侧目,不敢言姚弼之短。姚兴也对姚弼言听计从。
姚弼乃以近臣尹冲为给事黄门侍郎,唐盛为治书侍御史,姚兴左右机耍,皆其党人,姚弼广树爪牙,遍布朝堂。
右仆射梁喜、侍中任廉、京兆尹尹昭一日乘奏事之时,对姚兴道:"自古疏不间亲,父子之际,外人所难言;然君臣之义亦犹父子之情,故臣等不得默然无语。广平公弼,潜有夺嫡之志,陛下宠信太过,假其威权,侥幸无赖之徒,莫不攀附其侧,道路纷传陛下将有废立之举,信有之乎!果真如此,臣等有死而已,不敢奉诏。"
姚兴诧异道:"宁有此哉!"
梁喜等叩头道:"苟无之,则陛下爱弼过甚,适足以祸之;愿去其左右,损其威权,如此一来,非但弼有泰山之安,宗庙社稷亦有磐石之固矣。"
姚兴道:“容朕三思。”此后再无下文。
大司农窦温、司徒左长史王弼听闻姚兴不从梁喜等人之言,为夺拥立之功,皆密疏劝姚兴改立姚弼为太子,姚兴接奏后,皆留中不发,亦不下旨斥责,朝臣莫衷一是。
尹昭、尹冲皆为大秦开国元勋忠成侯尹纬之子,尹昭为兄,尹冲为弟,各为其主,互不相让。
一日尹冲来尹昭府上探望,兄弟二人把酒言欢,清风徐来,满园春色,尹昭借着酒意,对尹冲道:“二弟,广平公有夺嫡之志,弟为其党,祸必至矣,我尹家世代忠良,配享太庙,二弟不可因一己之私而连累先考一世清名,长兄为父,故此相劝,如其不从,当逐出家门。”
尹冲仰天大笑道:“兄长谬矣。先考本为前秦小吏,四十余岁,沉沦下僚,有志难伸,辅弼先帝,终成大业,故而配享太庙。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广平公文武兼备,为命士之主,我当竭力辅佐,建功立业。”
尹昭道:“太子宽仁,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弟若来投,兄一力保之,我兄弟二人共建功业,光宗耀祖,岂不更好?”
尹冲哼了一声道:“太子为守成之主,值此大争之世,非雄主不可御之,若太子继位,大秦亡无日矣。”
尹昭垂泪道:“你我兄弟各为其主,无复多言。无论何者得志,希保全宗族。”
兄弟二人举杯相祝,洒泪而别。
这一日,姚兴突然病重,太子姚泓屯兵于东华门,侍疾于谘议堂。
姚弼闻信,潜谋为乱,招集亲信数千人,披甲伏于府第,待姚兴一死,便发难夺位。
抚军姚绍及侍中任谦、右仆射梁喜、冠军将军姚赞、京兆尹尹昭、辅国将军敛曼嵬并典禁兵,宿卫于内,以防有变。
姚兴十一子姚裕遣使密告二子太原公姚懿于蒲坂,细述姚弼谋反之状,另密信诸子,约期起兵讨逆。
姚懿召集众将士,流涕以告:“上今寝疾(生病),臣子当衣不解带,侍奉左右。而广平公姚弼拥兵私第,图谋不轨,欲害储君。诸君皆忠烈之士,亦当同孤起兵勤王,共安天下。”
将士闻言,无不奋怒攘袂道:“惟殿下所为,死生不负。”于是姚懿尽赦囚徙,散布帛数万匹以赐其将士,建牙誓众,将赴长安。诸子闻讯,蜂拥而起,镇东将军、豫州牧四子姚洸起兵于洛阳,平西将军六子姚谌起兵于雍州,皆声言将齐赴国难。
未几姚兴病愈,大朝群臣,闻诸子起兵为乱,脸色铁青,双手哆嗦。征虏将军刘羌哭拜于地道:“陛下寝疾数旬,竟有此事,国将不国,如之奈何!”
姚兴叹了口气道:“朕教子无方,使诸子不睦,愧对黎庶。卿等各抒己见,以安社稷。”
京兆尹尹昭道:“广平公姚弼恃宠而骄,拥兵怀贰,当明正典刑。陛下若念亲情,未便加刑,且可削其威权,使外居藩国,以败其觊觎之心,全父子之恩。”
姚兴对右仆射梁喜道:“卿以为何如?”
梁喜道:“以臣愚见,尹昭所言极是。”
姚兴又叹了口气道:“人才难得。”遂以姚弼才兼文武,未忍加法,免其尚书令,以大将军、广平公之职还第,闭门思过。
姚懿等诸子闻姚兴病愈,各罢兵还镇。姚懿、姚恢及弟姚谌等皆上表论姚弼之罪,请绳之以法,姚兴又留中不发。 姚懿、姚洸、姚谌与姚宣皆入朝,使姚裕入白姚兴,求见父王,姚兴道:"你等前来,莫非为姚弼之事乎,朕已知之,不必相见。"
姚裕有些愤怒道:"姚弼若有僭逆之处,陛下宜垂听儿臣肺腑之言;若我等所言非是,当置之刑狱,奈何拒见,儿等非父王之子乎?”
姚兴无奈,于是引见姚懿等于谘议堂。姚宣跪下痛哭流涕道:“姚弼恃强凌弱,危及东宫,陛下当一力铲除,否则国无宁日。”。
姚兴道:"朕自有分寸,非你等所忧。"一挥手令诸子退下。
姚兴对梁喜道:"奈何天下人皆以弼儿为口实,将何以处之?"梁喜道:"信如其言,陛下早宜裁决,否则千秋万岁后,必乱国家。"
姚兴长叹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