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武士》披着血腥复仇的外衣,内里却是一则关于“如何活着”的深刻寓言。在江户时代锁国的压抑背景下,三位核心人物——阿水、林戈与明美——以其截然不同的生存姿态,共同演绎了一场关于复仇、艺术与掌控的生命交响曲。
这部剧将故事背景锚定在1633年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后的日本,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并非一部严格的历史还原剧,而是一个被高度提纯的“思想实验室”。主创们借用一个“封闭、排外、崇尚武道”的日本外壳,实则构建了一个探讨仇恨、身份、生存与艺术的寓言舞台。在这里,历史的“真”让位于人性的“深”。
一:林戈——“与生活和解”的智慧(天使)
故事开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雪天,阿水走进一家面馆。整个画面是压抑、沉重、充满了戾气、寒冷的色调,而林戈不同,他是这人间中的一缕阳光,欢快、活泼、嘴里哼着调子,充满对生活细腻鲜活的感受。
这一特点,尤其凸显在林戈决定跟随阿水踏上从师之旅的协助上。
依然是风雪紧密交错的背景板,林戈在一次次被阿水武力劝退后,依旧热脸贴冷屁股地跟上了阿水的步伐,并多次给予危急时刻的关键帮助。

拿出通行证帮助阿水渡过难关的那一幕,他欢快地说:“我很有用,告诉过您了”。阿水回应:“你在我身边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我要去复仇,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我喜欢复仇!”林戈依然诚心回应。
这让我想到《雷雨》中的“天使”周冲,他是《雷雨》这部悲剧中的一道明媚的光,一个温暖人心的小天使。这样的“复仇”、“悲剧”里要有这样一个“天使”,他们与世俗无关,与功利无关,只是留存心底那一片最纯洁的白雪。
我们需要注意到,林戈是“残疾”的,他的双手天生残疾,但他依旧对生活保持乐观,他对生活细节的感知,纯粹的心灵,正是日后为阿水祛除复仇上“心魔”的“人间锚点”。
林戈这个角色,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寓言。他外在的残疾与内心的完整所形成的极致反差,象征着一种在任何污浊环境中都能守护本真、与生活和解的纯粹哲学。他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人,更是编剧放在阿水身边的一个“行走的救赎符号”。
这个角色(林戈)对阿水的塑造是关键的,他不断地将阿水从复仇的单一轨道上拉回“活着”的现场,并成为后来为救出明美制定逃跑路线的连接之锚。
林戈代表了一种在那个黑暗世界里“接地气”的生存智慧,无论外界多么黑暗复杂,依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乐观。
二:阿水——“将痛苦淬炼成艺术”的可能(艺术家)
阿水在一次被欺凌追捕的过程中,遇见了“剑父”(也称“映二大师”,一个眼盲老人,因为一场火灾而失明),并跟随他(铸剑师)的指点下学习剑术,逐步成长为强大的剑客,成熟时机到来,便踏上复仇之路。
剑父和阿水在海边的崖边有一段对话——
我训练你,不是为了让你成为恶魔,或是成为人类。我是想教你如何成为艺术家。要做艺术家,只需做一件事。
看看我。不会战斗,不会织布,也不会种地。我以铸剑为生。
我细心烹饪,获得力量,以铸造好剑。
我研习经文,净化内心,以铸造好剑。
-您认为复仇是艺术吗?
刀剑,锅具,面条,死亡,对艺术家来说都是一样的。
-那我就是一名糟糕的艺术家了。
艺术家会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艺术,倾尽所有。
优点与缺点,爱意与羞耻,也许还有所遇之人。
我身边有徒弟时,做出的剑是最好的。
……
也许你的内心有恶魔,但你远不止如此。
如果你不去唤起所有,就会被恶魔全部占据,你的艺术就会遭殃。

映二大师是一个眼盲老人,他和林戈一样,是外部的残疾,但他的内心依然是完整的,并且映二大师将人生淬炼为一场艺术,而他就是生活的艺术家。他通过这段话告诉迷失在复仇之路上一意孤行的阿水,不仅点出了“复仇即艺术”的悖论与深意,还进一步探讨了“专注”与“链接”(比如林戈、泰弦和明美等身边的人)如何防止艺术沦为毁灭的必要性。
当剑父对阿水说“复仇也是艺术”时,这并非在讨论江户时代的剑道,而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如何将个人最黑暗的创伤能量,导向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创造行为的形而上讨论。这个场景的力量,完全超越了其历史背景的真实性。
在《闻香识女人》电影中,失明的弗兰克也是因为一次意外失明而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但他也并没有完全一蹶不振。他喜爱女人、跳探戈和法拉利,懂得享受生活,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叫做“失败”。
或许“弗兰克”作为一部电影的呈现,看起来和我们很遥远,而映二大师和阿水则离我们更遥远了,这样的“人生艺术”理念和我们似乎完全不沾边。但其实,它们的内核是一样的——无论经历什么,不回避自身的黑暗与创伤,而是将其作为创造的燃料,可以选择像弗兰克那样识别女人身上的香水气味,可以像映二大师和阿水那样将生活淬炼为艺术,实现“向上升华”,而非“绝地沉沦”。
不过,无论选择哪一种,不要忘了最后一句话:“也许你的内心有恶魔,但你远不止如此。
如果你不去唤起所有,就会被恶魔全部占据,你的艺术就会遭殃。”正如查理阻止弗兰克自杀时说的那句话:“如果烦心的话就去跳探戈,就去开车。至少,我还能陪在你的身边,和你一起啊。”
三:明美与福勒——“在规则中博弈以求掌控”的两极(战略家)
(一)明美作为剧中的另一位重要的女主,有两次重要的对话,第一次是和梶女士在樱花树下谈话——
助长他的弱点,成为他的力量,他就会崇拜你
对男人,莫攀附,莫逃避
好好想想自己想要什么
-我想掌控自己的人生
那就掌控他的人生
明美准备嫁入幕府家次子前,一直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想要找到泰弦,与他成婚。但是,在明美追逐“掌控自己”的这条路上,一次次与她的父亲博弈,直到最后照顾她的“关”死后。在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外,泰弦对明美说:“明美,我们不必留下来的,我现在只想做一个男人,和你在一起。我想要幸福。”
但是明美回应:“关没让我逃跑,他说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
最后,明美站起来,背对火海,坚定不移对泰弦说——
“我想成就伟大。”

此时,明美完成了她的最终觉醒。
明美的故事线最后一幕是幕府的核心人物,包括明美的丈夫(幕府将军的次子)从火海中逃出来后,她选择回到了丈夫的身边,但是此时的明美,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她从一个“女孩”进化到了“女王”的心态,而此时泰弦不在身边。第一季结束。
明美的故事线,若以严格的历史眼光看或许经不起推敲。但将其视为一个在绝对男权规则下,女性如何极致地运用自身智慧进行博弈的隐喻,其角色立刻就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阿拜贾·福勒”,这个人物贯穿第一季始终,他就是本季女主所要复仇的核心对象对一。
“我要掌控自己的人生”这句话,第一次由明美之口说出,第二次是福勒之口。在福勒组装枪支的过程中,他念到——
我们国家的历史,是一段人为制造的苦难。
在我幼年时,都铎王朝把奥尼尔领导的叛军可能会吃的食物都烧掉了。
我们忍饥挨饿,人人都是如此。
死者的嘴因咀嚼荨麻而被染成绿色,饥荒会让人急中生智。
我的父母早早就死了,留下我和妹妹只能捉耗子吃。
耗子很快被捉光了,我用我的血喂我妹妹,让她多活了两周。
我整整三天没睡觉,保护她的身体不被饥民抢走,直到地面解冻。
我切掉她的肾脏,将她埋葬。脂肪裹着肾脏,仿佛豆荚一般。
自从那次事件后,我每顿饭都会想起那一口。
那是我最后一次迫不得已去做一件事。
现在,我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每一口食。
说到“每一口食”的时候,枪支组装完毕,发射——对面的几个人就被他射杀了。
福勒这个人物塑造,也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说到底,剧中的每一个核心人物,想要理解他们的选择,他们的人格,就不能只以我们当代视角去审视,而是将之放入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探讨。不论是阿水、林戈、映二大师、泰弦和明美,每一个角色的人格塑造都是受时代背景影响的。
当然,这个时代背景是主创设定的一个套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壳,里面的角色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历史人物。比如福勒,他是一个被抽象化的“创伤恶魔”。他的那段关于吃耗子、用血喂妹妹的独白,是一种文学性的极致渲染,目的是将“因极度匮乏而生的绝对控制欲”这一人性黑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是一个“白人商人”,他是“失控的掌控欲”本身,
这样的掌控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成为了一种“掌控欲”,他的掌控是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彻底吞噬,而非对个人正当权益的捍卫。他在日本一座海边严加防守的城堡里谋划多年,最后率领一支装备火枪的外来武装力量,直接对日本的幕府政权发动进攻。福勒的掌控欲在多年的发酵下扭曲得可怕,他最后的目标是通过武力摧毁幕府政府。

持枪的军队长驱直入,帝国的覆灭,仅用了一小时。
“文明的消亡,归根结底在于技术。我们先发明了毁灭的技术。
……
你们应该感谢我们,帮你们省去了围城的无聊,免得让孩子们忍饥挨饿。
我相信你是有远见的。你想要保护一处美丽的遗产,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保证绝对的与世隔绝。这种情况可能已经持续几个世纪了。
但你变贪婪了,你看了我们的信。二十年前,你看了我和我搭档的信。
然后你回复:‘好的’。这点小生意会造成什么损害呢?墙上的一处小裂缝而已。
在你的角度,根本看不出子弹需要的空间有多小。
我无法发现一个新世界,所以我要自己揭示一个新世界。
我的新幕府将打破你设定的边界,向西方开放日本。
我们要用我们的人民淹没你们的土地;
用我们的音乐,我们的耻辱、面包和牛奶淹没你们的土地;
直到你们觉得,像我这样丑陋的面容比你们还美。”
福勒在驱入面对幕府核心领导说的这番话,完全可以和他组装枪支时说的那番话对应起来分析。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个人命运已经完全与时代紧密联系起来,变得不可分割了。
那些极权主义者、战争狂人,其内心驱动往往源于对某种深刻创伤(个人的、民族的)过度补偿。他们无法处理内在的脆弱和失控感,于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绝对控制来寻找安全感,最终“走火入魔”。
可以看到,阿水踏上她的“复仇之路”,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那个时代带给她的深重苦难导致的,还有她尝试过的那一段婚姻的绝望的背叛,都让她心如死灰,促使她义无反顾踏上复仇之旅。但阿水又有不同,她内心深处,还是渴望爱,且蕴含着爱的。无论是和剑父、林戈、泰弦、梶女士和明美的相处,都可以看出,阿水内心还是有爱的,并不是十足的“复仇机器”或者“杀人恶魔”。

特别是梶女士拜托阿水潜入滨团老大的地盘,去结束绢代的生命那一幕。阿水内心是矛盾而复杂的。绢代是一个单纯美好的女孩,只是那个时代太苦太乱,她出身又不好,所以梶女士和阿水是无奈的,同时又希望绢代能够幸福,而能够给她的只有结束她的生命这一个选择。
无论是明美还是阿水,她们都与福勒这样的极权主义者不同,这是一种复杂的境界——在不完美的现实系统中,运用自身的智慧进行博弈和斗争,争取个人主权。但也要注意,阿水也曾接近“走火入魔”,福勒已经失控,而明美,也需要警示这条道路滑向深渊的可能。
总结
因此,《蓝眼武士》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它复原了怎样的江户风情,而在于它用一个架空的、极端的历史舞台,让我们毫无障碍地关照自身。林戈、阿水、明美与福勒,他们代表的不是17世纪的日本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可能存在的不同面向:那个渴望纯真的我、那个被仇恨驱动的我、那个在规则中博弈以求生存的我,以及那个因恐惧失控而试图掌控一切的我。
正因其历史是架空的,细节无需考证,那些令人“爽到头皮发麻”的台词才能脱离具体史实的束缚,成为一面更为清晰的寓言明镜,直指我们共有的精神困境与人性真实。
图片来源:本文配图及封面均来自《蓝眼武士》官方宣传物料,版权归Netflix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