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课第3天作业及感悟 -

学习第3天,我认识了树型图,感觉比前三种思维模型易于理解。

课后作业一:给现有汉字分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课堂作业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感悟:

1.对“不可回收垃圾”的定义有了全面的理解,原来除了可自然降解的垃圾还有有害的垃圾。不过在做作业的时候我把有害垃圾单独分为了一类,强化一下记忆。

百度搜索: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还有就是有害的,有污染的,不能进行二次分解再造的都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垃圾乱丢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经过分类的垃圾可以节约资源。

2.做作业一的时候,竹子老师说不能用文字表述分类,我原以为不用文字是做不到的!后来经过同学作业的启发,经过查阅资料,原来是可以用图案或符号来表达主题、类别的。Everthing is possible.只要有充足的意愿,改变就会发生!

3.经过做作业的过程,用图案或图形表达抽象概念,让我得到的一个惊奇收获是:对图案的捕捉和敏感度增强了。例如今天给孩子讲绘本时,以前会关注文字多一些,对于图案一略而过,而今天却从丰富多彩的画面上看到了一只叼着小鱼的猫咪甚是可爱!不禁感叹绘画者的才艺!身心灵合一,对事物才会理解更全面深入!怪不得孩子们都喜欢看画里的内容,哪怕是石头边的一只小蚂蚁,有生命力、情感在里面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