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慕别人有男朋友,但羡慕别人有男生朋友。”

我感觉自己有异性恐惧症,和男生多说几句话就会脸红甚至语无伦次。”高中同学小淇向我倾诉道。

我很理解她的想法,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生活在女生圈里的那个,家里女性偏多,在学校几乎都是和女生一起玩。

课间上厕所总是喜欢拉着个同伴一起,因为害怕独自穿过总是站了一排比较活泼的男生的走廊。

总之,初高中时代,玩得比较好的男生寥寥无几或者说没有。

尤其是高中的时候,班主任怕大家早恋,所以不允许异性坐同桌,加上文科班女生偏多,因此我座位方圆一米之内都是女生。

而和男生们的交集,也只限于他们来找我问数学或者英语题目。

一直以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每个阶段都能遇上可以交心的闺蜜对我而言已足够。

也算符合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里对美好人生和惬意的定义——三五知己,谈笑风生。

后来上大学后,各种聚餐或活动难免会接触到一些男生,却突然发现自己不敢主动和男生搭话。

他们跟我开玩笑的时候我会觉得害羞、不好意思,更别提接住梗了。

虽然不至于像《生活大爆炸》里的印度小哥Raj,如果没有喝酒,就没办法与异性正常谈话。

但总觉得在女生堆里更加自在,上课、吃饭和休闲活动都是和女孩一起,和男生基本是点赞之交。

可有时候又会很羡慕那些异性缘很好的女孩,羡慕她们在男生面前能落落大方、有玩得很铁的男生朋友。

尤其是那种从中学时代一直延续到成年的友情,一起经历了很多却依旧陪伴在彼此身旁。

大家总在争论异性之间是否有纯友谊,可作为没有异性朋友的我,无法用实际经历去站队。

当意识到用性别去限制交友范围会失去很多乐趣之后,开始尝试去交值得信任的男生朋友。

也是那之后才明白原以为是自己性格不好,其实只是不习惯。男生也并不是什么怪物,没什么好害怕的。渐渐地聊得来的异性朋友稍稍多了起来。

前几天和一个前同事约饭,说来也挺妙的,之前只是下班大家一起走去地铁站,并没有太多交集。

反倒是离职之后才熟络起来,所以那天在地铁站碰头之后,我和他说感觉像和网友见面一样,毕竟线上交流比较多一点。

排号等饭之际,我们聊了很多漫无边际的东西,比如各自以前的小情小爱、对职业规划的莫名焦虑、爱李银河就像爱生命的王小波……

他不否认自己是甘蔗男,对感情快速试错快速舍弃沉没成本;而我属于即使对一个人有好感也会假装矜持然后等那人官宣脱单之后才后悔不已,怪自己数不清的犹豫。

感情观不同,却能相互倾听、理解和启发,也让我了解到男生看待一些事情的不同角度和思维方式。

这样的沟通与暧昧无关,只是探索他人身上的宇宙,更好地认识自己,变得愈加平和与包容。或许也因为接触新媒体运营之后喜欢听不同人的故事,感受人性的多元。

简单地吃完饭愉快地告别,初夏的上海很怡人。

我后来和小淇说,试着敞开心扉,去交几个合得来的异性朋友吧。如果实在找不到也没关系,毕竟,等他们有对象或结婚之后,还是要保持距离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