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每一天]第366篇 2017,11.29
感性与理性那家强?
感性的人,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更遵从自己的意识,也就是习惯于从心所想出发,不会更多的考虑客观条件。
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意思和感性相对 ,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
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反之就是反理性。理性的本质就是否定与怀疑。
每一个人都有感性与理性的一面,没有完全的感性或者理性。只是偏多少而已。
历史人物中,我感觉到西楚霸王是最感性的人。是感性人物的代表。他的豪迈、霸气千古无二,打仗时的勇猛无比,战斗时武功盖世。千古无二、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四面楚哥、江东父老、背水一战……,中国成语有六十多个是因项羽而生。但这个人却在攻占秦都咸阳之后,众人劝他定都时,他却要回家乡,原因是:“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错失先机,他在鸿门不杀刘邦,或许也有一些兄弟情谊吧,最后可回江东时,却乌江自刎。他如果回到江东,或许可以东山再起,但说:“无面见江东父老……”项羽神勇千古无二,但也是非常感性的人。没有感性做不到破釜沉舟,没有感性不会乌江自刎。
那么理性的人呢?我觉得武则天是代表人物。武则天本一女子,却在男人的世界里纵横驰骋,她的上升之路,谁都可以牺牲。武则天入宫前,母亲杨氏不舍啼哭,武则是则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李世民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为了争皇后,故意掐死自己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儿,寄祸王皇后。为了皇位,什么人都可以杀,包括女儿,儿子,毫无情义,机关算尽。她可谓:冷酷、残忍、阴毒…
现实生活中的感性是浪漫的,他不会太计较得失,活在心里,比较随性。购买物品的原则是我喜欢,他能相信人。他只要相信你了,借钱都不用打欠条…
理性是比较会计算的人,如果你有理性的爱人,给她送花,她会说:“我才不要花,又不能当饭吃…,这一束花的钱,够十斤猪肉了…。”
那么做人应该感性好,还是理性好?
我觉得感性的人会容易犯错误,因为很多时候是凭感觉,凭情怀做事情,有时也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很多事情是计算不出来的,有些事情计算时,是没有可能的。但如果行动了,慢慢方法就会出现。孙正义站在水果箱上对两个员工演说:我会是亚洲首富…。结果第二天员工跑了,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一定是老板疯了。项羽巨鹿大战,以二万胜秦军近二十万,很多人就吓破了胆,怎么可能?
理性的人比较少犯错误。好的,口说无凭,签个名字先。好的,口说无凭,签个合约,一切有根有据,有问题也不会出在理性的人身上。我曾到某医生处看医生,忽然下雨,我就跟医生借了一把雨伞。(跟医生已认识二年了,还偶有来往),改天还伞时,发现有一本薄上登记,某某某月某日借伞一把…。一项项小事登记得详详细细。我觉得非常搞笑,本来医生家里也比较富有,犯得着借把伞给人要登记吗?
总结:没有完全的感性或理性,没有那种性格好或坏,做大事情最好要感性与理性共存,如果只有感性,可能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如果只有理性,嗯这件事太难了,还是现实些好。阿里巴巴就是感性的马云与理性的蔡祟信搭配之下做大做强的。一个人敢想,一个人实干。
再说到情人节买花,这是感性的事情,因为那天的鲜花价格是平时十倍甚至二十倍,但增加了情人间的感情又是非常实在的事情。夫妻间感情好,那总比十斤一百斤猪肉强吧!
感性是上天,理性是落地。没有感性,世界会失去很多乐趣,没有理性,这个世界会乐极生悲。
你是感性的人还是理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