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我一个前同事聊天,现在他在一家还不错的上市公司上班,88年生人,一个月月薪能有两万,然而却依然生活的紧巴巴。
他给我算了这么一笔账,公司给到的两万扣税的扣税、交金的交金,到手算还有15k吧,要是对于刚工作三五年的我来说,其实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做五休二不用加班工作稳定也不用总看领导脸色,多好
但他的境况是:到手的15k里面,2500要还市中心的学区房房贷,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去年刚开始读私立幼儿园一个月2000的学费,还有一个刚出生7个月的老二,等于这点工资要养三个人。
不仅如此,去年刚买了车的他还有很多保养保险费都在剥夺他的财务自由,满打满算到最后可供自己支配的差不多5k左右。
他说他购物车里新加的AJ最新款都不舍得下单,因为但凡想要买双鞋,那个月的伙食费和娱乐项目的支出基本就是空白的了。
听到这里,我很恍惚但又很无奈,我们拼命赚钱看老板脸色一个电话就要放下手头的所有去加班的最后,我们连买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子的权利都没有。
我们把自己限制在道德的制高点,我和他说孩子还小他到底有没有学习的天赋不是说给他放几年私立幼儿园,对着外教每天做做游戏唱唱歌,所谓的开放式教育环境他就能适应将来的应试教育的。
他说没办法,与其说服自己买一双也只能用来走路的鞋子他也不愿意把孩子的未来作赌注。
我和他说其实学区房也并没有那么重要,然后给他讲解了好几套我身边学生家长买不起或者不愿意去买学区房的家庭的plan B和plan C。
他又说没办法,没有上海户口就考不了初中,考不了初中就要回老家,回老家又怕他跟不上,还不如从小给他好的教育环境,为了孩子苦一点也是心甘情愿的。
然后还没等我问他既然生活这么紧迫了怎么还想要生二胎,他就开始向我投来了羡慕的样子。
我说别羡慕,迟早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这一切,都会有处理不完的孩子教育问题、升学难题、家庭矛盾,我们一边仰仗着这些给到自己的安全感却又无时无刻不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精力以至于把自己想像成就是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
我安慰他现在为了孩子苦一点以后孩子长大了就会享福了,而我们现在想要自己舒服不肯结婚生孩子的到头来一样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然后接下来的就是80后对于90后的日常拷问,他说他们部门来了一个新的实习生,刚上班第一天就背着香奈儿来上班,让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问我现在的孩子生活都这么幸福吗?
我拒绝了他的问题,我说至少自己刚实习的时候还是能省则省,包括现在也是如此,毕竟钱都是一分一毛攒起来的,太知道其中的心酸和不容易了。
在魔都,哪怕月薪两万的人出去旅游一次也舍不得坐头等舱,年假什么时候请完全取决于机票什么时候打骨折,红眼航班什么的都愿意坐的理由是年轻嘛有的是精力。
在魔都,月薪两万的人也不是三四千的联名限量款随便买的,偶尔看到真的很喜欢的鞋在购物车加了很久把今年大大小小的节日犒劳自己的钱全部算上去了勉为其难还用了个“3期免息”。
在魔都,就算月薪两万也不是顿顿都吃得起写字楼边上50块钱一顿的午餐的,我们一边点着外卖还要几大餐饮平台来回切换就怕自己亏了几块钱好像又有几个小时白卖命了一样。
在魔都,就算月薪两万想要靠自己能力买房买车也是“负债累累”的,就算没有孩子要带,没有长辈要伺候,我们也没有大多数人对于“两万已经很多了”想的那么轻松和自如。
因为,我们心里都太知道,这点工资和存款就是自己应得的,不存在什么“你们公司福利真好、你们领导好体贴”,好的噱头都是做给外面人看的,所有的委屈和不服都在深夜交给了眼泪和知己。
每当浑身细胞告诉自己今天真的很不想上班又或者只要一场淅沥的小雨就能顷刻间碾碎我们要热爱工作的心,站在镜子面前看着一脸没睡醒的自己,所有的悲伤汹涌而来。
可能也是因为工作原因吧,我身边也有不少在结婚之后选择了家庭退居二线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不会太忙帮忙缴纳社保和五险一金月收入基本够家里一个月开销的工作。
一个月5k的收入和一个月15k的收入最后能攒下来的实际上是一样的,生活质量是一样的,但辛苦程度确是天壤之别。
你问我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不用为生活二字所苦恼,我想也不至于吧,我们只是看到了他们不需要为钱而烦恼,但并不表示他们没有烦恼。
你要相信,上天总是公平的,所有的付出和得到一定都会在岁月的沉淀下、磨难中、刁难里渐渐浮出幸福的锚,当你感到开心的时候,不管是百货商店一条别致的领带,还是厨房里即将被下锅的鱼,都有它们存在的理由。
如果你要听悲伤的话,我完全可以告诉你:生存本身就是一场徒劳。
但我还是要把下面这段话送给你们,我不是什么社会精英,也没有想过要给自己身上装那么多压力,我只是想把它送给每个在城市的聚光灯下还无可奈何但也依然想做个善良的自己的你,还有我:
你今年三十岁,半生即将过去了,青春的岁月就像下午四点半的骄阳,浮金满眼,而当你呷尽手中的咖啡,一饮而天地黯,不过也是浮生一梦。
这是独自一人整理一下往事的时候——到了这个年纪,你应该有足够的成熟,不随波逐流地叫做“充电”、“减压”、或者“一个人静静地舔伤口”。
你需要的是独处,在慎独中重新寻回三分的冷静,七分的宽恕。
——《杀死鹌鹑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