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桃花庵里的桃花仙

图片发自简书App

      身处深圳这个一年之中有四分之三都在过夏天的城市里,季节是如此的不分明,当春秋来了你感觉是夏天,夏天来了还是夏天,冬天是如此的转身即逝,行色匆匆的路人和车辆在这所生硬的城市里穿梭着,一眼看去这些所谓的社会的主宰者仿佛没有灵魂的躯壳。

      当下人们更多地谈论着房价股票,谈论着市场经济,很少有人聚集在一起谈文学史书,读诗诵经。遥想当年杜甫在如此简陋贫穷的茅草屋内写下传诵千古的诗章《春夜喜雨》;曹雪芹更是在极度穷困潦倒的处境写出了《红楼梦》;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毅然创作出《朝花夕拾》《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蜚声世界的名作。可见伟大的艺术绽放从来不是在锦衣玉食中实现的,乱石之中才是真玉所在。

      当我们庆幸我们这个年代有手机有电脑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知天下事,感叹于古人生活的无趣时,却没有想到早在明代我们的风流才子早已洞悉了世间一切。一首《桃花庵》警醒古今多少沉迷于权势和金钱的世人: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深夜来临,四周阒然我们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时,开始羡慕古人“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的闲情逸致。当平日里忙工作,一到五一国庆长假时便出现人挤人车堵车的景象,再美的风景只剩下了“人头涌动”的画面。我们无法体会到古人踏雪寻梅吟诗作画,“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美好。猛然间心底有个声音: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除了长恨此身无长处,似乎无力改变现实,因为摆在面前的除了苟且还是苟且。

      从建国到现在几十年中国文坛黯淡了很久很久,他需要后起新秀重新撑起一片天空。近来董卿的一档《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国人内心对文学的向往和热忱。尽管文学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希望吾辈不随波逐流,在俗世中上下而求索。

       雨果有一句话:“有了物质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希望当下的我们除了懂得生存,更懂得生活。为了心中的桃花庵,我愿做一位书香四溢的桃花仙,我仿佛看到了桃花仙人种桃树,又读诗书桃花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