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题目、材料与主旨统一共存,相得益彰

此文(看附录)作者开头采取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又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可谓是一箭双雕。

主体部分选材先总后分。先一句话点出人物特点,如“独立”、“自足”等,如此,人物个性特点鲜明,再选取相关具体典型的生活材料,围绕“独立”或“自足”等人物特点来展开“诠释”,这就是写作的本质,明确写作目的,根据目的或围绕主题中心来选材,方可不偏不倚,有的放矢,此乃文章“人物个性突出或鲜明”或“中心突出或明确”的根本!段落上结构层次分明,秩序井然,这就是典型的写作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这不仅是平时写作练习的基本要求,更是应付考场作文的典型示范!

你认为写作难吗?写作不可以学吗?不能模仿吗?你能做到吗?非也!!!乃不愿罢了!

难能可贵的是,区别于【佳作1】的是,在材料的取舍上,能根据主题的表现,写作目的(主题中心)之需要,真正做到详略得到。这是我们很多同学在写作上忽略的,或者是完全无意识(没有主动地即下意识地去做!)去做的!这一点,在于我们写作的出发点——立意(表达什么即要告诉读者什么?),也就是要明确“写作初心”,如此,才可以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方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最难,做则必成”。于是,在行文写作之过程中,除了要始终保持“写作初心”不变,还需坚守写作“聚心力”(即无论何时都能围绕人物、事件等中心主旨来选材和表现)。

说到底,一句话:何为写作?写作就是用选取典型的材料围绕主题准确无误有力有趣地展开(铺开)表现它。如此而来,此文做到了,而且做得比较好。下面我们再次简单梳理以上写作之道:文章题目为“藤风春绯”,此乃明确写作对象或目的;作者在内容上选取人物之鲜明特点:“独立”、“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知足”,这是从题目出发进行取舍,做到万里挑三,有的放矢,不面面俱到。然后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选取了具体材料(典型事例):如第一二个人物特点“独立”与“理解他人,关心他人”选取不让爸爸参加家长会这个典型材料,这就是用此事例来“准确无误”“展开(铺开)表现”人物之独立与关心理解他人。可谓精准到位,这就是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而且这个特点浓墨重彩不遗余力地铺张描写,也就是进行详写。而第二个特点“知足”和其他则惜墨如金,只是轻描淡写,如此做到详略得当,根据表现主题中心的需要,做到不旁生枝蔓、有的放矢、直奔目的地表现与实现主旨。到此为止,写作之三部曲:“确定文题”,“精准选材(取舍上详略得当)”,“完成表现主题中心”之大业就此告终,可谓完美。

“主旨”即文章主要意思,除此还有很多,但你要表达的必须是主要的。这个是写作者首先最重要明确的,事实上,写作上很多的问题都主旨不明而引发。这个“旨”其实还有“指”之意,即指向,就是你写文章是要告诉那些读者,告诉他们什么意思。这就有告诉了我们每一个写作者,当你下笔之时,就务必想到读者,也即写作者首先要有读者意识,只有这样,你的写作才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始终做到既对象明确,也主旨集中,而不旁逸斜出而节外生枝,如此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不自我迷失而保持“写作初心”从而不会导致偏离甚至离题现象的发生。

而“文题”之“题”其实也有“提”之意,即提纲要领的意思,就是总括文章所有内容,涵盖下面所要写的文字内容全部范围,材料的取舍,文字的表达,结构的布局,形式的运用等等,因此,我们很多人,题目取得不好、不当甚至随意乱去,导致了文不对题,这个责任应该由题目来负责或承担。所以在写作上,古人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题目有“提”起全文纲目之作用。

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材料”之“材”也自然有“裁”之意了,“裁”即剪裁取舍。所以,这个理解,也许有人会认为牵强附会之意,我非但不如此认为,反而,认为“裁”即剪裁就是“材料”之本质要义,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写作中,关于写作对象或题目的材料无论是什么,都是千千万万的,这就是生活本来面目,但是,写作中能够被你我来用的更好表现主旨的肯定是少部分有限的那些最典型有力的,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乃是要根据文题或主旨来进行筛选取舍即“裁”的。

因此,文章题目要用内容中具体有力的材料来表现,但内容是从题目(中心主旨)出发或由它规定范围的。在确定文章题目(或中心主题)后,如何选择准确有表现力即典型的事例来,取舍有度详略得当,那是写作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文题、材料与主旨,这三者的关系,从文章的表面形式上来看,文题材料主旨要文章完成后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中心是最的。但其实不然,在实际生生活中,恰恰是相反的,也就是写作者想到要表现什么样的主旨(即写作目的),然才会想到用什么材料来表现,最后才想到拟个怎样的文章题目。三者的关系是,材料为支撑文题而选来表现,文题是为实现达到主旨而拟取;题目是材料的首脑,而主旨是题目的灵魂。没有灵魂主导下的文题是偏题,即失去了首脑,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而由此造成的不受文题主导的材料那就是离题,这是进一步失去灵魂,亦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一篇合格的文章务必做到:文、题相依,题、料与旨三者统一,才可以互存共生,相辅相成,方可相得益彰

谁说写作不可学?模仿即可!且模仿是写作最初的方法,何况人还有诸多主观能动性!不可者,乃不愿为者也!难怪彭端淑说:“世间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因此,驱除你内心“心魔”——自我设限,乃写作之根本!

【附录】   学生习作作品                                             

                                                                                    藤风春绯

                                                                                                   ——707  ×××  

“我觉得人更应该注重处内在美,而非外在美。”这句话出自《樱兰高校男公关部》的藤冈治裴春绯。

藤风治裴,是一位独立自主、有自己独到见解、会理解他人、也会关心他人的女性角色。她同时也是我最敬仰及钦佩的人之一。

她是独立的,自幼年丧母便一直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在环与春绯爸爸交淡的时候浅谈到了春绯的童年。她爸爸说,春绯小时候有一次要开家长会,但她不让爸爸去,爸爸以为是他去了会给春绯丢脸,她才不让他去,让爸爸很是郁闷不乐。但在爸爸下班到家,整个人醉熏熏的,略带不解地问春绯:“春绯啊!是爸爸做得不对,可能让你丢脸了……”春绯闻言浅浅一笑:“没有丢脸啊,爸爸你很好,没有让你去参加是因为你每天工作到很晚,很累吧!我只是想让你多休息一会儿,多睡会儿啊。”此时,爸爸已经哭得泣不成声了,他把春绯紧紧抱在怀里,抽泣着答道:“嗯……春绯爸爸对不起你,爸爸有时候也在想,要是我多陪陪你,你会不会就多点童真,不用再顾虑这么多了呢……”“爸爸,你已经很好啦!”春绯从很小便开始独立,她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事物。

会知足,不沉迷享乐,坚持做好当下一切能够做好的一切。这是许多人都求之不得的高尚品质。所谓“知足常乐”,春绯她就是这样的,现有的就是最好的。不会多想去贪财,去得到那些本不该属于她的,她只会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围里尽力做自己能做到的,也做到最好。

“我认为,人在想改变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改变了。”春绯说过这句话我认为颇富深义。想改事变本身便是个好的开始,你从想这一基础上改变了,做便不是难事了。

春绯总能在很多微小的事中让我悟到真道理。春绯,你宛如黑暗中的一颗明星,一直闪耀着,你在我心中一直是那个最特别的女主角。你很好,你值得在所有人的簇拥下,盛开属于你自己最特别的花朵,去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特别的,你在异次元要生活得开心哦!

春绯,后会有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