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节奏

不知不觉,已经连续一个月晚上12点左右睡觉、早上8点准时起床,然后看书、输出。

每次起来看到朋友圈一群人已经提前两个钟早安打卡,不禁觉得自己应该也要更早起一点,毕竟多了两个小时可以做很多事。

所以,有想尝试再早起半个钟的念头。

今天,就试着7点半起来了,但发现起来后精神不是很在状态,没有那种已经睡饱、精力充沛的感觉。

一直以来,8个钟的睡眠对我来说才是足够的。我是一个很不会熬夜的人,睡眠时间需要保证,否则第二天就是废鱼一条了。

所以,对于早起这件事,不要轻易学别人,不能光眼馋,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对于尝试再早半个钟起来,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没办法一蹴而就,除非晚上提前半个钟入睡。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减少半个钟的睡眠需要微步调整,循序渐进。

比如先试着提前5分钟,等适应或习惯后再进一步提前下一个5分钟,直到达到自己想要的早起时间。

这其实也是微习惯的建立。一小步+想做的事=较高的进一步行动的可能性。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就像学习写作,每个人起点不同,有人输出行云流水,有人抓耳挠腮;每个人学习能力不同,有人突飞猛进,有人蜗行牛步。

盲目地去对比,模仿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焦虑和挫败感。

在去年8月刚开始接触社群学习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子的状态。

这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内耗。精力都用在这些无谓地对比后产生的情绪上,而不是专注、精益于所学知识上。

很庆幸,我在一步步的自我反思和思考中也领悟了这一点,我的精力该放在哪,不该放在哪,尽量不让自己有感性的烦恼。

每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对比,才能有真正的进步。

回顾自己从去年8月走来,没能像其他优秀小伙伴一样做到日更,只有断断续续地输出,比如8月和9月初阶营、10月星球输出、11月高阶营和简书输出、12月初阶营、3月行动营,但不曾长久地中断。

我就属于那种蜗行牛步的人。

这中间应该有很多弯路,但更多是源于写作方向的迷茫,虽然现在方向依旧不够明确,但是在这段时间的摸索中也让写作稍微熟练了一些。

这点滴的进步将会是我持续走下去的动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