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制。《内经》的病因病机理论,是在“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为基础,对疾病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重点阐述。
一、病因分类
《内经》为了说明各种复杂垢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其致病特点,首先对病因进行了归类。《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三部之气,气伤异类。……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这里首先把病邪分为三部之气,即风雨寒暑(气候变化因素),清湿之气(地理环境因素),喜怒不节(情志因素)。风雨寒暑及清湿之气,均属外感邪气,伤人体表又有上、下部位之异;喜怒不节属情志内伤,病起于内部。
此三部之气又可以进而划分为阴阳两类,凡外感风雨寒暑清湿之气者,病起于阳;内因喜怒不节、情志所伤者,病起于阴。这种划分法,不仅是祖国医学病因分类的起源,而且还说明,病因的性质不同,则伤人的途径、部位、气致疾病及其传变都迥然有异。
如张景岳所说:“百病始生,无非外感内伤……喜怒不节,五志病也,内伤于脏,故起于阴。清湿袭虚,阴邪之在表也,故起于下。风雨袭虚,阳邪之在表也,故起于上。”
《素问.调经论》明确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欲食居处,阴阳喜怒。”这里的“生于阴“、”生于阳“,原文本指阴经和阳而言,然阴主内,阳主外,生于阴,即指病生于内;生于阳,即指病生于外。正因为病因有生于内和生于外的不同,因而后世医家就把一切病症归纳为内伤病和外感病两大类。
《内经》的这种病因分类法,为中医病因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千般疢(chen)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爱脏腑,为内所因也;
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宋代陈无择《三因方》又提出六淫邪气所触为外因,五脏情志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这些都是导源于《内经》的病因分类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