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者”论

年少读红楼梦时,依稀觉得“老大横,老小娇,苦就苦在当中腰”这句话似乎很合适二小姐迎春。没曾料,日渐长大后,我竟以异曲同工却无比悲催的姿态,亲身论证了它的真理性。

二十四岁之前,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极具古典浪漫主义情怀、品味比情怀更为古典的文艺女青年”;二十四岁之后,我遗憾地发现,自己正在通往女神……经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使我的人生道路不致出现太大偏差,双亲颇为惆怅地安排了一场又一场华丽相亲……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过程中,我有幸见识到各式有志青年,更有幸目回溯了各式命途多舛的心路历程。最为有幸,我莫名与其中大多数成为“好友”,并在抑制不住的“理解心”的推动下,顶着一张“知心大姐”般厚重而慈爱的脸,为其疏导昔年情感问题,而后在朋友圈欣慰地看着他们,都找到了人生归属……

凡事有因有果,在被动具有了这些略带诡异的实战经验后,我痛心疾首地总结出屡次相亲失败的原因,并不忘对自己进行精准定位:我就是那个“苦在当中腰”的“第二者”。

何为“第二者”?你不是他第一个喜欢的人,你不能让他难舍难忘、如痴如狂,甚至不能让他又痛又恨。总之,你没能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出现,于是你成了句子里的关联词,起了个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即使没了你,对句子的意思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同时,你无辜地被一种叫做“初恋”的生物间接伤害。这种生物从男人们的身体里抽离出来,留下一个神秘莫测的“黑洞”。一旦黑洞爆炸,便会产生一种毁天灭地的恐怖能量,将肇事者和第二者炸得片甲不留。

纵观这二十六年人生,我结识了很多“神奇的花骨朵”式的人物。用好友F的话说,虽然没给幼小心灵留下太多阴影,但至少把感情磁场往畸形方向上引导了不少……

也是在一个情窦开得不彻底的年纪,我隐约喜欢过一个少年。这个“喜欢”是很后知后觉的,甚至比我迟钝到别致的反应能力更后知后觉。这便直接导致了这朵“喜欢”之花还未绽放便已夭折。

大概五六年之后,我写下一句很矫情的话:那年夏天,你把温暖寄存在我这里,我没料到,它日后会长出一朵名叫“喜欢”的花。那年夏天,阳光暖得让人想要落泪,后知后觉的我,一直假装你曾经爱过我……那时候,我喜欢和你在一起,喜欢看你眼睛里的笑意,喜欢你对我说话时温柔的声线,喜欢你毫无保留地对我倾诉一切。这大概就是“喜欢”了吧。只可惜,我们中间丢掉的时间太久,久的根本没办法补上。

如果说非要说这桩事有什么意义,可能是我第一次以“第二者”的身份出现在一个男人生命里。那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明知这种一不小心就会从“第二者”变成“第三者”的关系很危险,却还是舍不得把他推开,还是舍不得他的依赖。后来,再一次后知后觉:我也是依赖他的,我依赖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我也是有欲望的,我想当“第一”、“唯一”,我想在有朝一日他想起我时,会有那么一点不同,那么一点留恋。

如今,我终于可以用一种调侃的语气来讲述一个遗憾的故事。也许“第二者”的身份,也不是那么让人沮丧。只是每个宝刀未老风韵犹存的女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有一统江湖野心的女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主题:【文章关键词的提取】 介绍: 思维导图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简化”,可以从冗杂的内容中提炼出核心的内容,也就是“...
    hedy6600阅读 1,339评论 0 1
  • 一绵春风,绿意萌动,笨拙的雀儿压弯了细枝,余雪径直摔在你的身边,它却不知歉意,啼叫着飞走了。 那鸟儿有罪...
    一片蒲苇阅读 1,820评论 0 0
  • 2017年,我不得不再一次重拾阅读,原因是我在2016年思想上深深体会到了穷途末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是一种什么样...
    一笑而过2023阅读 1,62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