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开朗

                  (一)书法课

      刚认认真真回顾了老师的第六节课,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意,一边听,心里边的那些问题,就一个个解开来,听着听着我就笑了,好开心呀。之前关顾着埋头写字去了,看样子得写写、再来听老师聊聊,信息量很大呢。给能提出问题,问为什么的自己点赞,给自己能想法子找到答案点赞,我是一个很棒的学生呢。

      临完第二遍峄山刻石,虽然在老师讲课之前,就用了写不好的单字拿出来多临的办法,可第二遍仍然不满意,争取暑假通临第三遍。同时提醒自己,已经很好很棒了,不满意是因为现在手上的功夫还不够呀,多多鼓励自己。放下峄山碑,这几日开始写邓石如的白食草堂记,边写边疑问不止。

    问题:1.为什么写出来的字会觉得很漂亮,但是又感觉不是自己水平已经到达了那个高度,就是觉得怎么写都漂亮,是字的原因吗?

    2.写邓石如是不是不用考虑笔尖书写的问题,至少得压到笔肚?经常写完一笔,毛笔都被压得成了L型,是自己用笔用力不对吗?

    3.原贴里墨迹上的那些小刺突真的是故意晕开的吗?写邓石如用了自己最晕的一款墨和纸,这种搭配刚刚好,用这款纸和墨写峄山碑是不可能的。

      复听一遍课,自己把问题再梳理了一遍,觉得很多信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已经给到了,只是自己当时还没写,所以没留意就放走了答案。

      解答:1.真的是字的原因,老师说到,邓和吴的字,真的就是很美,等到五阶的时候会再拿出来通临。如果只是放眼看过去,而不是笔下去感受,真的也感受不到这个字有多美,原来是自己的省美,还在那个低阶学生的高度。包括下笔后的错觉也是一样的,觉得自己怎么写得这么好呢,其实是刻意地去把那些装饰性的东西一一描摹了,但是运笔的气息、行笔的笔势完全都没理解,更何谈用上。就是老师说的,贴真的没有给你发挥的余地,而自己完全还不知道如何发挥。

      2.老师在介绍邓的时候,PPT里有几个字,写白食草堂记应“顶峰逆行”、“重心靠上”,顶峰逆行我理解是力度,这个帖的线条特别粗,所以势必力度大,压到笔肚应当正常。但是再次欣赏老师的示范,笔毫并没有所谓的L型,虽然有时候笔尖也会被压弯而不能回弹,但大多数时候,老师在收尾的时候,是把笔尖提起来的,是自己提按仍不能运用得当。

      3.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答,入手了好几款笔墨纸,自己选择不同的搭配来游戏,看完老师的示范也没觉得字特别的晕,但是贴上字看起来就是特别晕,这是邓故意的表现手法吗?听老师的介绍,感觉是的,希望得到老师确定。


通临的第二遍峄山刻石


邓石如的白石草堂记真的好美呀


                (二)生活之美

      时值暑假,今日锐哥寄在外婆家,之前有寄放过一周,婆孙俩相处甚好,没想到刚午过半载,急促的电话铃就响了,先是小的抱怨老的不该没等他看完最后一点电视就叫他吃饭,老是管他,还威胁他打电话告诉爸爸,说明儿怎么地不肯再来了。再是老的不停发微信,说小的凶、没礼貌、脾气性格差,回头要好好教育,差点被气哭了。好一番腥风血雨,差点没轮番打得我倒地,先是心里一凉,惯性思维和僵化印象先入为主,一是小的确实脾气急,易怒、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主观思想严重,有独生子女的通病;二是老的确实爱管,又爱护,这会受不了了,又喜威胁更逼急小的,小的不受用这套;三是喂养环境确实单一,我虽已尽心竭力十八般养育方式都加持上了,爸爸空位造成的环境影响是短板,不必要一遇事就拿出来戳自己。快速梳理完这三点,正好也给了彼此短暂的消气时间,给锐回过去电话(第一次回电话彼此都在气中,效果非常差,还给外婆回了刚愎的微信,只差没责怪另一半了)。

      听声音活泼了起来,再次帮他分析了刚才的问题。一是做饭的人是长辈,是授予者,且时下炎热,做饭不易,作为接受者、晚辈,生气动怒肯定是不对的,必须道歉。第二,事情分轻重缓急,吃饭是大事,等久了饭会凉,但是电视等久了不会消失,也不会凉,所以电视应给吃饭让步。第三,再次强调规矩,不能凶老人,更不能动手,敢为之,必打之。小的一一说服气,也觉得是自己不对,去给老人道了歉。

      刚复听完一节书法课,常想老师说的,我们来上这个课,不是为了写字写得有多好,而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所以老师的课不叫书法课,称之为书法美育课。在课间,我们可以话琴棋书画诗酒茶,包揽古今之美好,然而更多的应是活学活用吧。长心智、长智慧是老师常说的,今天应对这件生活小事,没有被惯性思维打倒,而生出智慧去化解,真想好好抱抱自己,再次告诉自己,你真的很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