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项目的投资,虽然发展迅猛,波动巨大,但如果以价值投资的眼光和稳定的心态应对它,其实这个投资领域并不难驾驭。
可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价值”,正确看待波动:
价值投资的关键,是获得代币目前的价格向这个区块链项目价值回归这一部分收益。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发掘区块链项目的价值,然后找到足够的安全边际——也就是价格和价值之差。
比如,如果深刻理解了比特币的未来价值,判断认为其确有巨大的空间,而现在的价格,离未来巨大的价值被挖掘之后所能达到的价格还差得远,或许就能理解“心有十万刀,何须瞎操劳”的观点,也容易理解“现在开始买都不晚”的观点。
所以,不要太被币价波动所干扰。要明确自己买卖价格的参照系是“这个区块链项目未来的合理价值”——即要以当前币价和区块链项目未来能达到的合理价值去比较,而不是拿当前价格和以前的价格相比较。正所谓的“关注价值,忘记价格”。
继续引申开来,又能得到一条投资原理:忘记成本。
真正好的投资选择,不是看过去的成本是多少,而是当下一刻,你能选择的项目里面,哪个项目的性价比最高。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5000元的时候买了比特币,现在已经涨了很多,你会怎么思考?如果你想,哇,比特币已经涨了那么多,比我的成本已经高了好多,实在下不了手再买了。
这就是一个错误的思考方式。
正确的思考方式是:过去我投资了什么,是赚还是亏,不影响我当下这个投资选择。
当下要做出的,是一个独立的投资决策。比如,经过分析,我发现在确定性接近的内些品种里面,比特币还能涨10倍(只是举个例子,不是真实分析),而别的币,最多也只能涨8倍,那理性的决策就应该是买入比特币。无论比特币过去已经涨了多少,也无论另外那个币是不是压根没怎么涨过。
这和笑来老师说的一个观点也是相通的:不要活在过去,要活在未来!
2.用“币的数量”(而非币的市值)来衡量自己的资产:
如果只是用市值(而非“币量”)来衡量自己的资产,就容易受到币价波动的影响。如果你深刻理解了价值投资的哲学,不妨用“币量”来衡量自己的资产,这样,在币价上升时不会太兴奋,因为你一币没多;在币价下跌时不会太沮丧,因为你一币没少。
同时,用币量衡量资产,让人更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上涨——卖出——再买入更多低估的币种”整个环节完成之后,你的财富才算增值了,而不是币价一涨,就太兴奋,觉得自己赚到了钱。
如果币价一涨,就太兴奋,觉得自己赚到了钱。那或许应该再思考一下自己的金钱观:到底法币是钱?抑或比特币(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区块链资产)才是真正的钱?
当然,我们不需要走极端,在很长时间之内,法币的流通性依然在很多方面有优势,我们还是需要使用法币,但心中应该明白,这只是应用之需,而非财富的存储、保值、增值之道。
3.做好自我预期管理,平常心,不奢求暴利:
区块链投资,目前也只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而且短时间内盈亏难料。比较好的方式是,深刻理解区块链所代表的未来以及整个区块链行业的价值增长,做好配置,然后买定离手(部分品种也可以考虑定投),然后无视涨跌。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作过一个精妙绝伦的比喻:“短期来看,股市是一台投票机;长期来看,股市是一台称重机。”
在区块链的价值投资者眼中,格雷厄姆的名言依然正确:
短期来看,币市是一台投票机;长期来看,币市是一台称重机。
另外,最好在币市投资之外还有比较赚钱的事业。它不仅能持续为币市增加投资资金,也能起到资产配置、相互对冲的效果。
4.谨慎使用杠杆:
越是目光长远的投资者,对使用杠杆越谨慎。对于价值投资者,只要所投资的区块链资产基本面不变差,币价波动是杀不死他们的,即使跌了90%,持仓不动就好了,甚至还可以加仓。但使用杠杆的人,大幅的波动就有可能导致爆仓,吃掉他们的整个投资;哪怕你买的真的是一个好的品种,你也永远没有机会再等到它价值回归的那天了。
如果对币市的未来价值理解很透彻,资产配置也做得很好了,还希望使用杠杆,那么在确保自己的现金流足以覆盖融资利息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量使用一些融资利率低的“场外融资”——比如有些人能获得银行长期低息的授信等等,但也需要非常谨慎。除非坚信自己有足够的风控能力和经验,用本金投资足矣。
而场内的、有可能因币价下跌而被平仓的杠杆,对于区块链资产这样一个波动巨大的品种,着实是一个很危险的选择。
5.不必赚到每一分钱:
这个可能需要一点“博爱”的精神(或者叫“傻根”的精神也行)。
如果自己在卖出之后,卖出的币反而涨了,不要自怨自艾,而要意识到没有赚到的钱就是自己没能力赚到的钱、不该赚的钱;同时祝福买走你的币的人,毕竟他们赚到了钱,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嘛。
如果买入的币下跌了,不必自叹自悔,而要意识到价值投资者买入被套(或称“左侧交易”)乃是常态,只要买入价格真的低估且这个区块链项目真的有价值,就不怕没有出头之日;同时要感谢卖给自己币的人——他们把长期的收益权出让给了自己。
上述原理也适用于ICO。最近ICO很火爆,ICO平台被刷爆的情形屡屡出现,真是一票难求。很多人没有抢到,就开始抱怨、遗憾。
当然,我们可以研究如何提升自己投上ICO项目的概率;但没有投到的项目,真的不必遗憾。ICO项目,即使是靠谱的领投人精选的项目,有很多依然会失败的。你错过的那一个,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没有成长起来的失败项目。这是早期投资的规律和宿命。
项目早期的投资,其实并不是靠某一个项目而赚钱的,而是通过分散资金,投一批项目,来保证在胜率和赔率之间达到平衡,让自己实现正向的预期收益。
举个例子,如果你确保每一个自己参与的标的成长空间都在百倍以上,而且你知道自己的成功率大概只有5%。假设把资金分散投资到20个项目上,那么,这20个项目只要成长出一个未来的巨头,给了你百倍的回报,你的资金总额就翻了5倍。这才是早期项目的投资逻辑,即所谓的“投资整个赛道,而非某一匹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