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若水的第150期分享
作者:若水
来源:若水说时间管理
朋友老张和人合伙开了一家销售建筑产品的小公司,不到6个月就实现了盈利。要知道刚成立不久的初创公司,不亏钱就算不错了。仔细询问才知道,因为一个偶然的经历。有一次和一个老总吃饭,饭桌上没有一个认识的人,直到老总提到道德经,在座的人只有老张能够接上话茬,和老总谈得甚欢,当时就谈成了一笔生意,后来又给了老张不少的订单。
看来读书也能致富,可是很多人会说,我不想看,没有时间看,看了也记不起来了,怎么办?
01
读书的重要
美国著名的研究者托马斯·科里(Thomas C.Corley),曾经花5年时间做了一项研究。他同时调查了177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以及128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希望通过比对找出贫富差距的原因所在。
最终发现,富人和穷人的根本差距,就藏在几条不起眼的日常的习惯里。我们被之为富有的习惯,富有的习惯之一就是阅读。他的调查数据显示:88%的富人每天都会至少阅读30分钟。
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修身养性,关键是能够让我们赚到更多的钱。
02
遇到的困难
先解答读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首先为什么我们总是记不住读的书?遗忘是自然规律,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提出的遗忘曲线,揭开了人类记忆遗忘的规律,人类的遗忘会在记忆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仅20分钟,记忆量就只剩下58%,2天后只剩下28%,之后遗忘速度逐渐放缓,大约1个月后,记忆量只剩下21%;缺乏深入地思考,一味追求数量,不顾质量;没有正向反馈,特别是没有输出。
至于说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去阅读,若水老师想说的是兴趣可以去培养,没有时间可以去挤,这些都不是很大的问题。
03
正确的方法
问题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自然就有了。第一,培养读书的兴趣。从心理上高度重视读书,打造阅读的环境。把家里、办公室到处摆满书籍,增加书籍出现在视线上的频率。
第二,用主题阅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知道如何构建知识体系的,利用二八原则,可以集中一段时间主攻一个领域的书籍。
第三,增加正面反馈,不断进行输出。读书是输入,检验输入的效果就是输出。
今天主要把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的读书方法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参考。首先,拆书帮读书法有三个特点:一是与读者的经验相关联。成人与孩子学习的最大区别,成人拥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理解知识,是宝贵的财富。二是内化知识是阅读的核心,阅读不代表理解,只有彻底理解了,才能把知识内化;想要内化,就必须对知识进行加工。加工方法是结合读者个人生活经验或阅读经验,进一步分析所读到的内容。三是应用知识是阅读的目的,成人学习强调学以致用,这里的应用包括完善旧的经验、用新方法彻底取代旧方法、从前没有方法、直接应用新方法。
根据这三个特点,拆书帮给出了一种读书方法是三张便签法。具体说来,就是准备3种不同颜色的便签,分别用来做3类笔记(I、A1、A2),第1类拆解(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第2类拆解(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第3类拆解(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有着很具体的要求。如果能够完全符合要求,我们的阅读效果一定会很好。
具体要求如下 I:重述知识的标准。诠释:基本用自己的语言,不直接引用原文语句。.准确:对原文相关知识点解读准确。清晰:逻辑清晰,文字精练。致用:将原文知识点总结或加工成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
A1:内化知识的标准。鲜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认知。故事:相关叙事要素基本完整,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起因和结果。最好有人物时间地点等。对应:和原文或I便签的4个要素对应,使之成为贴切的案例。反思:无论想到的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都能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经验,也加深了对原文信息的认知。
A2:应用知识的标准。目标:是否规划了目标?目标是否符合SMART法则?行动:
行动是否可以拉近现状与目标的距离?具体行动步骤如何?行动人是谁?在哪里?行动何时开始?频率如何?关联:是否使用了原文信息或I便签的方法。可控:行动显性化吗?——不要内心变,体现在行动上。都是自己能做到或能推动他人做到的吗?——控制力。可以量化做的程度吗?——便于追踪进度。
以上的学习方法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试着运用到自己的阅读中去。
真正的人生,从自律以后开始。
自律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