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朋友跟谈了5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分手的原因是女朋友家人希望他们结婚之前能在北京买房子,以后在北京定居下来,但这个朋友不同意。原因如下:第一,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在北京买房子,又不想让父母承担买房子的钱,所以不买房子;第二,就算在北京买了房子,没有北京户口,将来孩子上学又得回老家,与其这样,不如趁现在回老家。所以,不买房子。第三,反正在北京也买不起房子,跟女朋友早日分手,也不耽误人家。
我们听到这里,作为比他大几岁的过来人,第一反应是:他想的太多了。第一,他才25岁,结婚的事情还得几年,说不定那时候已经有了其他解决办法。第二,他结婚都得几年,等他孩子上中学的时候,说不定北京已经不再限制外地孩子在北京参加高考的事情。第三,分手分得太早了,太早下结论了。拖个一两年说不定跟女方家人好好沟通沟通这件事还有挽救的余地。我们跟他说了很多,他坚持认为早分早好,互不耽误对方。气得我们只想骂他。
像这种想太多的事情,我也常常会做,尤其是我像他那样年轻或比他更年轻的时候。现在觉得25岁真是太年轻了,那本应该是一个敢想敢做,充满机遇,就算是重重困难也勇往直前的年纪,但却被各种自己想象中的还没发生的事情所困扰。现在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心想来真是可笑。
我高中的时候,每门成绩都不太好,尤其是像数学这样的学科。每次考试,几乎没有及格的时候。高四那年,我压力特别大,想着要是考不上一所好大学,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啊。每次当月考、模考的试卷发下来,我看到自己的成绩都暗自垂泪,能不开心好几天。高四那年几乎每周每月都有考试,所以整个学年我都过得不开心,整天拉个脸闷闷不乐的。就这样心情和成绩互相影响,到最后高考成绩也非常不理想。
如果当初知道我以后专升本会考入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会在北京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工作几年后会在北京安家,对现在的生活还算满意。那我当初就不会为了成绩的事情而耿耿于怀,闷闷不乐了。唉,有钱难买早知道,说的就是这里道理。在本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和幻想,充满阳光的天真烂漫的如花一样的年纪里,我却如此消极地度过了一年。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眼光真是太低了,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真是愧对当时学的发展观,愧对马克思他老人家。
前两年的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在为将来有了孩子,怎么平衡孩子和工作的事情。有人跟我说:你担心的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你得有个孩子。是啊,我还没有孩子,我担心个啥呢。等有了孩子,说不定我已经是可以兼顾孩子的自由职业者了,说不定家人会帮我带孩子,也说不定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不要因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自己吓唬自己,不能开心工作、幸福生活。我想我要做的是过好眼前的每一天,不要想太多,车到山前必有路,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认真地,心情愉悦地,无心无愧地度过每一天,是我对自己的承诺,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