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的路上,开车经过一片建筑工地。傍晚六时许,工地边的草坪上,道路旁一派热火朝天的“晚餐”景象。身着建筑工作服的工人们以地为席,以天为穹,就着路边小摊买来的菜、面、烧烤等,开怀畅饮,有说有笑。
坐在车里等红绿灯的我,刚刚经历了一天的纷繁细碎,疲于应付与意外频发的工作,身心疲惫,无比消极。看着车外那一群衣衫脏污,满面沧桑的农民工,完成了一天大消耗的体力活之后,一两个小菜,几瓶啤酒的“凑合”就似乎达到了人生的幸福巅峰。没有抱怨,没有对抗,没有哭泣,有的只是欢笑,碰杯和快乐。
我有一种被突然击中或敲醒的晕眩感。
朋友曾经与我分享了一个故事。朋友的家位于有“中国最美县城”之美誉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是一幢四层楼的类似小别墅的建筑,有一个面积比较大的院子。平常朋友一家三口都在临县城里工作和学习,只有老母亲一人在家打理。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水平比较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很强,尤其是体现在老年人身上。除了养老保险之外,每年县里还会给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补助金,让他们以更高幸福指数颐享天年。朋友母亲身体康健,还能在院里和地里种些蔬菜等,自给自足之余,还能到城区小菜场赚点小钱。朋友两口子都是事业编制,工作稳定,收入不薄。独生的女儿漂亮懂事,学习勤奋,成绩不错。不久的将来,朋友老家的房子很有可能被拆迁,或许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拆迁赔款或拆迁房。两口子的后半辈子同样无须担心,养老保险足够维持幸福美满的退休生活。但是,朋友也并未觉得自己有多幸福,夫妻俩总是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争吵,而他有时也会因为工作上的或单位里的不顺畅发发牢骚,朋友圈也是经常可以看到他的“吐槽”抱怨。
不过一次周末回家的经历与感想,让他感慨万千,“价值观”改变。因为儿女常年在外工作,老人也稍显孤单。于是老人将一楼的几个房间租了出去。合租的是四位外省来的农民工,从事的是房屋装修的行当。白日里很早出门,到了晚饭时分归来,半路“闲逛”一圈菜市场,分拣几样心仪的食材,回到居住所各司其职,锅碗炉灶,忙碌翻飞,不一会儿功夫便是“院落飘香”,引人垂涎。在院里撑起一张活动桌,撬开几瓶“千岛湖”,邀上房东一家,坐下一边畅饮,一边海聊,聊生活,聊家庭,聊未来。没有生活艰辛的抱怨,只有快乐;没有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只有希望。桌上的菜,杯中的酒,畅谈的乐,未来的盼,都是那么真实,那么豪放,那么让人艳羡,那么令人咀嚼。
幸福是什么?这就不是幸福吗?幸福不在于你在城市里有几套房,有多少存款,未来有多确定,而在于内心的平稳与满足,在于当下的快乐与珍惜。
谁的人生天空没有乌云,谁的人生曲线没有低谷?关键在于内心的态度。
看到,想到,之前的疲惫与懊恼,不觉间云开雾散,心情顿时澄澈了许多。将车窗全部降下,享受微风吹拂面孔的舒适感。路的终点,是家,是心灵的港湾。不大的房子里,装饰考究,整洁温馨,三代同堂,天伦融融,夫妻和睦,相敬如宾,这不就是幸福的味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