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回来,看到盆里的脏衣服,我开始洗衣服,橙子在玩,我希望他能帮我一起晾晾衣服。
于是我找到几个衣架,对橙子说:橙子,一会儿帮我晾衣服。
橙子很干脆的说:不。
当时我的情绪燃起,我赌气的说:行,那你的衣服你自己洗吧!我去洗我自己衣服。”
这段话脱口而出,我马上有所觉察,为什么我会生气。我马上改口对孩子说:“你当然可以拒绝我,你很爱自己也很了解自己,你拒绝我肯定有你自己的理由,你不帮忙我也爱你”。
此时。我很平静的去洗衣服。但是又对自己当时突然发出的情绪感到好奇。我深挖自己内心的潜意识,意识到,当孩子拒绝我的时候,我的信念是:孩子不心疼我,孩子不爱我。我是个可怜的没人心疼的妈妈。我不被爱。我多可怜。
如果我不觉察到我的想法,就会攻击孩子:你不懂事!我为了这个家辛辛苦苦的工作,你不知道心疼我,你个白眼狼,你个坏孩子!
于是,孩子会怎么想呢?他会攻击自己:我错了,我不值得,应该心疼我的妈妈,我不配拒绝,我不值得。
长大以后他会怎么样呢?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或者是想拒绝别人却无休止的解释自己陷入内耗。还可能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担心自己不懂事,生活中自己的利益不懂争取,总是付出。
对,我长大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就成为了这样一个人。
现在我有了自我的觉知,当孩子拒绝我的时候,我会引导自己,孩子真的是不知道心疼我吗?不是的,孩子很爱我,他经常会帮助我。我是个可怜的没人心疼的妈妈吗?不是的,我是一个很爱自己的家,很爱自己,很爱自己的孩子的妈妈。我的一切对家庭的付出都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整个家庭,当然更是为了我孩子。我当然可以满足我自己需求不去洗衣服而让自己休息一会儿。或者等孩子想要帮助我的时候,请他来帮我。通过自我引导,我的内心充满爱。
我洗完衣服,对孩子说:“我把你的衣服洗干净了,而且我很感谢你。你知道为什么感谢你吗?是因为你给了一次我爱你的机会。”
孩子可能并不明白我的意思,但他肯定刚才拒绝我的负罪感放松下来了。当孩子放松下来他就会回归,开始做他自己,而不是总看权威的脸色,担心我会不会生气。总是生存在一个担心有人生气的环境中,又如何安心成长呢?
很感谢和庆幸我能有这样的觉醒,今后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次又一次当下的觉醒,不断的收获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