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提原生家庭的创伤,难道你只是时代巨婴吗?

01

对大部分人来说,家是情感的堡垒;对另外的一部分人而言却不。

他们终其一生在逃离,对原生家庭弃之而去,尘世中寻觅另一半,想要开始崭新的人生,最终却发现所有的背离都逃不过父辈生活的重蹈覆辙。

为什么?他们总会这样问自己。难道真的是出身决定命运吗?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这也是近来大热的观点:“原生家庭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深远”。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亦屡屡提到类似观点(不难猜测他是弗洛伊德的忠实粉丝),指出童年时代留下的创伤,会在成年后通过与配偶建立联系来弥补,尽管这种方式通常盲目而失败。

初碰原生家庭的理论,我也曾恍然大悟,将其视作金科玉律,立即回溯童年,企图从蛛丝马迹中打捞出人生的真相。后来逐渐发觉这种方式徒劳无功且满载负能量。

佛家有云,人生莫过贪嗔痴恨爱恶欲七宗罪。弗洛伊德派向童年寻求救赎的做法,恰恰占了其中六宗罪,除了爱。


02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固然会对其人生产生影响,且原生家庭的作用大于其它社会环境。但亦有另一种说法:三十岁前的相貌靠父母给予,三十岁后的相貌由自己负责。

可理解为:年少时的轨迹是父母手把手教学画下的临摹画,成年后的人生可由自己亲手绘制。一开始,我们会模仿父母的绘画技巧,经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画布上会逐渐呈现自我风格。

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武老师一再强调人在成年后的择偶、婚姻、育儿模式会不自觉地复制原生家庭的模式。而在原生家庭中未获得幸福的孩子,自然难以在成年后组建的家庭中获得幸福。

这种对原生家庭影响的深入解读,私以为是过度的,实为过度渲染。

殊不知岁月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上进行着修复手术。大大小小的伤口早已在不经意间痊愈。成年后一味强调、揪出童年阴影,对现今生活毫无益处,相反会因不断地撕裂伤口而聚集无法消除的负能量。

脱离父母的手把手教学后,我们曾有无数次修正人生方向的机会。譬如,把玩游戏的时间归纳于学习提升,从而收获一份心仪工作;尽善尽美完成上司下达的刁难任务,从而获得升职肯定;坚定踏上全职妈妈的道路,从而获得陪伴孩子成长的珍贵时刻;给爸爸一个拥抱,使爱的表达成为“古板”原生家庭的常态……

生活中不起眼的小抉择,正是岁月抛来可改变人生的橄榄枝,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又有何权利埋怨生活的不公?

妈妈阻扰你的抉择?别开玩笑了。年过三十仍依仗父辈的指引行走世间,问问自己,是否准备做一辈子的巨婴?


03

以上反对意见,基于对原生家庭过度解读的反思,并非反驳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不可否认,个人性格多少带着家庭的烙印。但也要清晰地看到,成熟的成年人必须从原生家庭中脱离出来,才能成为从独立、理智、对自我命运具备运筹帷幄的个体;而非将所有失败的缘由归根于父辈的时代巨婴。

私以为,出身不是决定人生成败的核心因素,个人理想才是。潜意识里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冥冥中会牵引你的前进方向。

也许你要反问,我想要成为李嘉诚,可现在仍是风霜露宿三餐不饱。注意,理想不等于妄想。

也许你还要问,生活已经够匆忙劳累,我没有时间去追逐理想。嗯,那你终将成为放羊娃。

武老师也屡屡谈及潜意识,他认为人的潜意识在婴儿时期已形成,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将影响终生。颇认同他在书中的观点有二:夫妻关系应始终处于家庭关系的第一位;儿子(丈夫)是婆媳关系的关键人物。

这两个观点并不新颖。换作婚姻育儿专家的流行说法,应是:爸爸爱妈妈是最好的家教;哪有什么婆媳难题,只不过是婆婆、儿子(丈夫)、媳妇的三角关系。

这两个问题是相通的,夫妻相爱的家庭,较少几率发生婆媳冲突。若果公婆相爱,婆婆的情感在夫妻间得到了充分满足,无需通过排斥儿媳妇、依赖儿子获取;若果小夫妻相爱,丈夫自然会得体维护媳妇,使之免于陷入婆媳之争的苦恼;若果小孩看见父母相爱,将会获得巨大的安全感,小时候安心做一个孩子,长大后踏实找另一半与自己像爸爸妈妈那样相爱;而懂得夫妻相爱之道的成人,自然也会懂得敬重公婆、爱护幼小。

可以说,夫妻相爱与否关乎三代人的幸福。

所以,跳出原生家庭创伤的论点,与原生家庭正确分离,正式“断奶”,认真地爱孩子的爸爸(妈妈),才是低成本高回报的成人生活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正确写法应该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生平 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
    昭的私房家伙阅读 563评论 0 0
  • 全书企图阐释快乐原则与普遍的不快乐之间的矛盾的原因。既然我们默认快乐原则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但若果真如此,遵...
    暖阳_1332阅读 9,386评论 0 14
  • 要点 | 速读 去原生家庭里面寻找问题根源,这种做法的源头来自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就是弗洛伊德。 很多人深...
    罗掌柜real阅读 691评论 0 2
  • 感赏儿子认认真真地练字,写了一手漂亮的字。 感赏老公的勤快。他利用休息日,为儿子做丰盛可口的饭菜。感赏他帮...
    夏静波19阅读 160评论 0 0
  • 人生修持遇瓶颈 当今世人皆难免何谓心何处找寻 明何心何处见性 如何明心见本性 红尘外境引诱因无法净化改变心 ...
    東風唐阅读 1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