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尘后世红尘中谁在宿命里徘徊——再读《百年孤独》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

  这本书静静的躺在我的书架上快十个春秋了,每每想要读,刚刚拿起来读不上几页,就被那奇崛的开头和不同寻常的宗教神话预言震慑的找不着北,再看下去,又被那纷乱错杂的人物关系搞得晕头转向。我知道,还不是读这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时候。

    再次翻开它的时候,仍然是深深地感到震憾,我觉得仅凭我的语言无法表达作者要传递给世人的信息。于是,我查询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仍有"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之感。

    1984年,还没有成为作家的莫言读到了《百年孤独》,很是震惊,发出了"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的感慨……

   ……《百年孤独》的意义在于,它释放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尤其是那个奇崛的开头:"多年之后,面对枪决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因为其神奇的后现代叙事效果,成为一代先锋作家争相效仿的固定句式。多年以后,已经名满天下的余华在小说《兄弟》的开头仍然使用了类似的句式。如果开列清单的话,或多或少受到《百年孤独》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有一长串:莫言、张贤亮、韩少功、余华、格非、阎连科、张炜……  2007年4月7日《新周刊》

《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笔锋像拥有高度智慧的医生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手术一样冷静。没有刻意去铺垫线索,没有故意营造什么氛围,甚至没有通过多少对白去塑造人物性格,只通过流畅而深刻的语言平铺直叙,一百年间几代人的命运就似一幅画卷一样缓缓展现于眼前。人物关系之复杂,事件始末之繁琐,他竟冷静到似能在同一时间准确处理多种命运的纠缠与走向,纹丝不乱地逐一解剖。

一个人出现了,然后消失,马尔克斯全程似在用上帝的眼光去描述他,书到最后,我甚至觉得梅尔基亚德斯就是马尔克斯给自己设定的角色,是他,预言了这一切的开始与结束,并且鬼魅般一路旁观,从未离开过马孔多那一个家族。

    整部书给人压抑的、极端的、孤独的感觉,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虽然也有人尝试改变,但均以失败告终。这本书里面的蕾梅黛丝·摩斯科特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她是镇长唐·阿·摩斯柯特第七个女儿,也是最小的一个。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第一次见到蕾梅黛丝·摩斯科特时,就被她细嫩的皮肤和绿宝石一样的眼睛所吸引,尽管当时她才九岁,还是一个会尿床的小女孩,让上校苦等到她发育才能举行两人的婚礼。也只有她才能在相互敌视的丽贝卡和阿玛兰妲之间斡旋。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蕾梅黛丝·摩斯科特短暂的婚姻中,她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妻子,包括一人照料了发疯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美的东西注定是要毁灭的,就在家里人都爱她的时候,怀孕的蕾梅黛丝·摩斯科特意外地被阿玛兰妲的鸦片酊毒死。她是我惟一喜欢的角色,美丽、无私、善良、没有心机,有着明显超出她年龄的成熟和担当。

这个家族百年七代,我只喜欢蕾梅黛丝·摩斯科特一人。

他们家族近亲繁衍已经出现过"猪尾巴"的后代,但是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伊瓜兰夫妻仍然是表亲,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他们生出的二子一女都是正常人,他们兄妹三人,既没有先天愚型,也没有哪个长了猪尾巴。但是到了阿玛兰妲和奥雷里亚诺偷情后(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原来他们是姑侄)生出第七代,也就是这个家族的最后一代时,他竟然长了一条猪尾巴!更为惊悚的是,他竟然在刚出生不久就被无数蚂蚁吃的只剩下皱巴巴的皮囊!!!

厚厚的一本书,厚厚的宿命感。全书弥漫着不可抗拒的宿命,身不由己的命运,或是任由欲望恣情膨胀,或是将内心世界完全封闭,强烈的极端思维促使每个书中人各自走向极端的命运。一代又一代名字的重复,代表着极端命运的轮回,唯有寿命足够长的乌尔苏拉几乎见证了整个家族的盛衰——但是见证了又如何呢?她是不愿看见这样的轮回的。然而马尔克斯很残忍,他不断书写这个家族的轮回,并透出整个人类的真相,只是一场又一场的轮回——我们的欲望与野心有被理智看待过吗?我们的情感有平静安宁过吗?我们的灵魂有被重新洗礼达至纯净过吗?我们的历史真的有进步过吗?我们有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跳出宿命过吗?

为了更有清楚的了解其中的人物关系,我在百度搜了一张"人物关系图"借此梳理一下我纷乱的思维。

不知道有没有人一起读这本书,一个人很难坚持读下去。期待哪位高手拆这本《百年孤独》,我们一起共读!为盼!!!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
    Delia时之沙阅读 1,125评论 0 1
  • 我永远都忘不了五年前那个下午,在高考的窒息氛围中,在学校围墙构成的牢笼之中,我们收到了马尔克斯去世的消息。 在此之...
    洛秋辰夜阅读 400评论 0 1
  •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
    易小六阅读 127,747评论 20 82
  • 《百年孤独》1967.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晔 翻译,南海出版社。 梅尔吉亚德斯,吉普赛人,预言人,写在羊皮卷里面,...
    陈袜袜阅读 1,752评论 0 0
  • 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小镇。“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
    大大大栗子阅读 6,278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