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中的意义

我收回我之前说过的所有丧气话。

原谅我之前太功利了,啥也没看懂。竟然就想靠着文学来给自己留下点名声。让更多的人听到我的呼声。

可是文学,这种东西怎么能用来比较呢。最早写作的人都应该是渴望用文学来抒发自己的心情,来呼唤更多理解他的人,减轻孤独和痛苦带给他的折磨。这是一个自己的事情,怎么就演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矫情,大肆宣传,树立人设…

人还是要有点理想的,有了情绪宣泄的出口,活的才快快乐乐。平凡不可怕,母猪那样活着也有它的快乐。不知道那么多知识,不了解宇宙的奥秘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感兴趣的人一样没错啊。你要是喜欢追寻,就去啊。别被全社会都想要的功利给带偏了。

人生一共才多长时间,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多可惜啊。

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有自主意识的,动物是,人类就更是。按道理,大家都看了这么多书,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应该懂得这些道理。历代著名作家写下那么多书,不就是想告诉我们,人到底是什么嘛?知道了人是什么,不就知道了人需要什么嘛!

现在社会总说,多读书多读书,却不给我们说原因,再加上全社会想要成功的焦虑,我们误以为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向上走。天哪,简直大错特错。我在高等学府里不知道见了多少自吹自擂,用文学来卖弄自己的蠢货了。

他们比蛮横不讲理的人更讨厌更虚伪,也更蠢。可以说,社会就是被这群人搞得乌烟瘴气。弄得一点安宁也没有。明明文学就是最好的港湾,像午后的庭院一样,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秋千,看着自己最心仪的花,然后享受自己的愉悦。这些人偏偏要说出来,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觉得只有自己能看见花。我呸。焦虑已经渗透到角角落落里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可以说我全部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基于此。我有幸在高三那个最迷茫的年纪看见了这本书。那种相仿的愤慨和过度敏感的心理活动,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想法让我得到了此生都没有过的欢欣。找到知音的感觉只能用痛快这两个字来形容。

虽说我从小就看各种各样的书,但我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理解作者每一句话想要表达的东西。如果我能多一点勇气,像主人公考菲尔德一样。我也许早几年也会离家出走,做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当然,我没有。现在想想,也没必要。

总结全篇,这将的是一个成年人怎样用孩子的心来只身对抗成人社会中墨守成文的法则。所谓孩子的心,即更接近人类本原的初心。无虚伪的吹捧,无虚伪的攀比,无虚伪的包装,无虚伪的融入,无虚伪的自我标榜,甚至是最恶心的故意深刻,这种多数情况下作为幌子来掩盖自己懒惰的惯用伎俩(既然什么都不想干就别说自己是被什么社会的规则给牵绊住了,这种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假装自己是个很努力的人,唉,但是又没办法,不这样内心就会觉得对父母有所亏欠,这样的人果然玩也玩的不痛快吧)…反正一切违背自己本心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是名利)非要这么做的行为都不是人类小时候会做的事。

人生是虚无的,但又不是虚无的。我一度陷入无尽的失望,感觉这样的活着无趣且卑鄙,我看不到自己未来有什么值得过活的意义。结婚生子,处理生意场上的关系,经历死亡的威胁,还要像个男人,像个丈夫,像个父亲去处理承上启下的工作…一个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人生,任何人类已有的故事情节都不能引起我丝毫的兴趣,我注定要被某种不知名的东西裹挟着奔跑,它像是幕后的玩家操纵着我的一举一动。我则是那个被任意拿捏的玩偶,时刻警惕着不被吃掉的猎物,没有自由意志可言,在造物主早已规划好的轨迹里顺流而下。

从我意识到这点开始,我对世界就再也没有探索的欲望和单纯的爱意了。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活着,试图用幻想和痛苦填满生活,我还不能完全相信世界是无意义的,毕竟还有很多活生生的人与我之间有着无法割离的关系。但这同样让我苦恼,我已然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我眼中充斥的全是恶心人的矫情以及虚伪,成功不能带给我更多的喜悦,一瞬间的满足后仍是无尽的空虚。

童年的回忆日日夜夜在我脑中回荡,即便身处课堂,饭局,娱乐场所,我的灵魂依旧在那个蓝天白云,飘着炊烟的乡村里游荡。在一片不可得的迷雾中做梦。

一切掺杂着“八十年代”这个带有怀旧色彩的词语,迪斯科,收音机,老电影,爵士乐,好莱坞,乱世佳人,那些花儿…都对我有种不可摆脱的吸引力,

我只是不想在这里。其余哪里都行。

假如这世上有一片花园,我愿意不日不夜无休无止的在里面起舞。像疯子一样摆动我的四肢,不让头脑有一刻得以思考,沉浸在如梦似幻的氛围里,像梦一样无始无终。

看山是山,看海是海。

看山不是山,看海不是海。

看山还是山,看海还是海。

这短短的十八年,我竟然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己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

世界本身我已经不想过度的探求了,我用了十八年试图搞明白我活着的意义,生活的本质,最后到头来发现一场空。我什么答案都没得到。但是我真正的放松下来了——本来就没什么答案。

知道了这个以后,我只感到无比的轻松和自在。

十三岁那年我莫名其妙的陷入了沉默,开始对司空见惯的东西产生了疑问。以前嬉皮笑脸,顺其自然的事情突然变得陌生而奇妙。每说一句话,我就会停很久,仿佛上一句是一个黑洞,吸进了我所有的思绪,我死活想不起下一句该说什么。

可我又不能不说些什么,所以我只能说废话,那些不含真情实意并且苍白无力的话语,像嘴里嚼着肥皂一样越说越没劲,最后剩一堆泡泡飘在空中。从那以后跟陌生人我再也不说有用的话了。久而久之,就算关系亲近我也不会说心里话了。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漠的看着世界,却再也不能用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任何一件事里了。

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倒叙,正着说故事大脑便一片空白。可能在我的讲述中根本就没有顺序。那些零星的记忆碎片仿若车轮碾过的玻璃,在漆黑的沥青上反射着路边霓虹的光,忽明忽暗。我不能控制他们,他们总是自发的闪烁然后快速消失,有时要过很久才能想起自己要写什么。

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非要写下这些不可。许是太无聊了,或者太懒了,懒得学习,又不想让自己活的太虚度。一头有思想的猪总比蠢猪强吧。又或是太孤独了,这么多年了,该死的,我也没碰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

就这样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等你明白健康的重要性之后,才知道所谓的领导评价什么的都不重要啦,身体最重要。
    简单的诗句阅读 303评论 0 1
  • 1. Q: https://blog.csdn.net/qq_15653601/article/details/8...
    在路上_80f5阅读 327评论 0 0
  • 结束了宿州第一期专业课,昨天晚上回到家已经10点多了。作为此次会务总监,我又把专业课的流程回想一遍,总结一遍...
  • 我终于明白了,对于我来说,所有完美的计划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承认有容差的存在。
    树树_2c0a阅读 147评论 0 0
  •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
    细雨袭阅读 5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