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起来不是问题,但其中还真有值得思考的问题。
去年心血来潮的买了熟茶生茶。老茶中茶新茶。茶饼、茶砖、坨茶、散茶。为了保存又买了茶叶罐。储量足够几年喝。
这一年三斤老茶没喝完。这么算起来10年喝不完。
海边夏天的潮湿,对于云南干仓储存的茶叶来说,完全是另一个环境。
今天暴热。打开罐子晾茶业。发现去年干透的散茶也有点潮。茶砖茶饼没看出有什么变化,至少还没有霉点。竹皮包裹的整提茶饼,不能打开,无从查。问了卖家,他说可以稍微晒一下。
为谨慎起见,我只在通风的地方晾着,不敢在太阳底下晒。
看着这些茶叶,想起去年买老茶时朋友的话,她说:不用自己存茶,一年喝不了多少,买着喝就行。自己存茶,存上20年多少岁了?能不能喝到自己存的茶?就算能喝上,也不过是20年的。与六七十年的老茶比,茶气肯定不一样。
当时听不进去。觉得买质量好的老树茶,存上几年会更好喝。关键是便宜。几千块一斤的老茶,能买好多很好的新茶。放上10年8年,会不会比80年代的老黄片儿还好喝呢?
这肯定是个不争的事实。写到这儿,一算,80年代初的老黄片儿到今年40年了,我现在就能享用它。再过40年,我110了。哈,突然灵光一现,倘为了喝上这些茶,活到110,那这个茶买的太值了。
现实是,有几个能活到110的?网上一看,还真有。
中国的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他享年110岁,是苏轼的第28代玄孙。
上海有个罗时敏老人110岁,河南驻马店也有一位。还有一位活过117岁的。
可想想自己一不是秀才,二又没有那些百岁老人的修炼。眼下有的就是手里这些茶叶,为了陪伴它们的茶气,我要一鼓作气等到40年。
这么想起来挺鼓舞。都说人生要有目标。有目标就有奋斗的方向。有方向就会激发更强的斗志。把陪伴茶老当目标,喝着老茶陪着新茶。把自己喝老了,把新茶赔老了。喝上一杯老老茶,然后呜呼!
嗨嗨,真挺振奋。现在不后悔中茶新茶买多了。不就是对他们要多关心点吗?为了长情的陪伴,关心是必须的。
遇到事情是应该换个角度,开始晾茶还有点后悔,如果不买中新茶就不用操心,手里的老茶喝完了再去买,一年不就两斤茶吗?不喝龙珠,充其量几千块。不烟不酒不穿名牌儿,喝点老茶还是可以的。
换了一个角度,心情立马不一样了。想到110,自己都乐了。设定一个目标,万一实现了呢?不钻牛角尖,天高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