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月我参加了一次人生剧场的活动,那次活动感受很深,让我完整的体验了一次从生到死的过程,突然觉得思考活着的意义对一个人至关重要,甚至大过了为人妻母的意义,当时和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人蔡牧师约见了一次,他虽然身体不适,还是在一个咖啡馆热情的接见了我,我们聊了2个多小时,他给我分享了人生的几次重大转折,以及最终如何走到如今追随信仰的道路,做一份给更多人带来福音的事业,并给了我一些中肯的建议。
当时他推荐了好几本书,我现场就淘宝了回来,其中一本就是《为孩子立界线》,我第一时间拿到手翻阅了一遍就很认同里面的理念,对比市面上很多书籍,这是一本真正少见的蕴含了冰山下面养育智慧的好书。那时候我刚刚学习美国大成教练只有半年的时间,自省了2年多的时间,与孩子每天不断地亲子沟通的积累,但看完这本书,我开始思考我到底要把自己和孩子带到什么地方去?这的确是一个很深刻且值得反思的主题。
因着这本书对我的启迪,因着自己对家庭教育的兴趣和执着,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我开始走上了推广这本育儿书籍的道路,从年初到现在我举行了2个小型团体读书会,有了12位会员,当时是3个月12次课的周期。在这个共读的过程中,我有了越来越深刻的发现,和我们身边的父母谈界线,特别是将孩子视为个人财产的中国人而言,就像给一个人谈一个陌生的常识,总是会很费力才可能触及范畴的边缘,但很快又会跑走,每一次课都要努力把大家拉回来,且常常“界线”变成了“规矩”,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也许是我们被上下五千年的传统和规条限制,自己不自由,也不敢或者不习惯让孩子自由,即便给孩子一个为自己挑选衣服的自由都会心惊胆战,特别在这个压力巨大、社会环境复杂的时代,似乎更难,但是我还是想努力的推进“界线”的认知,成为更多父母从小为孩子立界线的推广者。我们的口号是“解放父母 发现孩子”,培养孩子首先从各自回到自己的轨道开始,不是从“大是大非”上开始,而是从“小是小非”上开始,这个孰是孰非,不是我们过往以为的谁对谁错,而是“是你的事,还是孩子的事”,如果分不清楚彼此,所有的一切都很难分的清楚彼此,那么成年后生活在纠结和困顿之中只会是常态,再厉害的教练和生涯规划师都无法帮一个人厘清当事者都理不清的人生。
《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写的是本书的中文翻译(一个台湾人)曾经每天因为带孩子而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每天忙乱不堪,到后来因为翻译本书而观念厘清她和孩子的界线,认定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不是她的事情;每天吃早餐是孩子的事情,不是妈妈的事情;每天自己打扫房间是孩子的事情,不是妈妈的事情...从不信任孩子可以做到,却发现2个月不到的时间,孩子每天自己起床,自己穿衣服,自己为自己做早餐,自己上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后,孩子也从之前懦弱胆小,到开始自信开朗大方起来,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作为母亲有了界线,懂得让孩子为自己负责,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惊呼,那怎么可以,孩子还那么小?怎么能照顾好自己?各种质疑的声音接踵而来,这都没有关系,养育孩子是一个选择,没有对错,只要父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并能够接受10年、20年甚至更久之后孩子无论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都可以的话,就无可厚非。
在过去所带的读书会学员中,发现孩子年龄越小的妈妈越有耐心学习,因为孩子还比较好沟通,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固有模式,有好奇心想尝试很多事情,只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孩子都会很开心,很容易和父母达成共识,只要父母坚守界线,不越界,不干预孩子,都会越来越好,妈妈们的确被解放出来了,孩子也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和自由,3岁多的孩子也会自己控制玩手机的时间,自己计时,到点自己关掉手机还会监督大人做约定好的事情,很多孩子比大人坚守规则做的更好。
但是发现到了孩子6岁以后,特别是上小学之后,孩子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已经相对固定了,对父母而言的改变很难,即便也在学习,也在想改变,但是每天已经习惯了逼迫孩子写作业,逼迫孩子吃饭等等,要放下这种干扰孩子的状态,很少父母做得到,因为每天作业做不完,老师就会找父母,开始陷入难以控制的三角关系,孩子被老师逼迫,回家被父母逼迫,慢慢地学习成为了父母的诉求,而不再是孩子的事情,要想再从里面挣脱出来就非常非常难,这需要家长极大的决心和耐心,这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煎熬。所以很多父母开始了很难终止的陪读生涯,一点点的压制了孩子内在学习的驱动力,学习对孩子而言,成为了像成人讨厌的工作一般,如此下去,很难想象有几个孩子会喜欢上学习,而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的多元化社会,一个不能够找到自己节奏的孩子而言,他很难感受到自己把控人生的感觉,日复一日,未来的迷茫会比现在的大学生更加广泛和深刻。
未来很难再有多少稳定的工作,没有可以做一辈子的公司,而真正需要的是发现自己的天赋和优势,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把自己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和产品,一个从内而外的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人生之旅,但是它的基石不在别处,不在学校,不在社会,只在父母是否给孩子离开母体,就开始有“界线”的概念和知识储备,为人父母不止要关心现在,更要预备孩子的将来。养育孩子最主要的,就是帮助他们培养会使其终生安全、稳固、丰富、快乐的品格。而品格完全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父母绝对不能低估自己在培养孩子品格上扮演的角色;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关系,是孩子品格养成的第一要素,他与同辈建立的稳定的社交关系,有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处事模式,让孩子在团体活动中修正自己的各种行为,明白界线的意义在哪里?什么事情是自己的事情,什么事情是别人的事情,如何避免做一个没有原则的老好人,而阻碍了其他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等等。
这一切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父母真的具备这样的觉知和意识,孩子的未来就在今天,我们的今天其实已经由我们过去的每一天决定了,每一刻都很平凡,而我们的选择和努力的方向,决定了我们今天在哪里,对孩子而言更是如此。最近做了一份家庭教育社会调查问卷,也能够管中窥豹的看到父母的意识也在觉醒:
期待更多有意愿的父母可以自发组织读书团体,共读《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也可参考《被赋能的高效对话》和《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这三本书。明确育儿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和“如何说”。可以预言,如果能够把这几本书学习透彻,在育儿的道路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