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一个逝去的旧梦

      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居然会有纵横数百里的一块大平原,这不能不说是上天的慷慨赐予,所以人们心怀感激地称之为“天府之国”。

        想想,和煦的阳光下,金色的油菜花开了,一望无际,紫色的葫豆花点缀在田埂边,小麦正抽穗,低下了肥硕的头。翠竹掩映,农舍梦幻般地漂浮在清香之中。

        六尺宽的官道上响着“叽咕叽咕”的鸡公车的声音,悠长而顽强,车上坐着妇人和小女孩,打着黑布阳伞。孩子唱道:

        胖娃胖嘟嘟,

        骑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

        胖娃骑白马……

      高大雄伟城墙出现在面前,成都到了。

      自从秦国的张仪修建这座城市以来,成都的格局就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据说张仪是跟着一只神龟爬行的线路来修筑城墙的。从那时起,成都这只神龟就沉稳地趴在了川西平原的当中。

        “穿城九里三”,成都应该是一个大城市了,可石板铺就的街道并不宽敞,广洋铺、绸缎铺最多的东大街都只能容四抬轿子并行。

        如果说北京的建筑特色是四合院,那么成都的就是“公馆”,成都其实就是大大小小公馆的聚合。公馆住的大老爷,祖上留下了几十百把亩田地,成都平原又那么丰饶,自从李冰修了都江堰,水灾旱灾都没有,老爷们的日子也就过得悠哉游哉,取姨太太,买两个丫头,然后就躺下烧鸦片,间或也翻翻韦庄的《花间词》。太太、姨太太则在打麻将。

      夜深了,打更的声音传得很远,成都沉浸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

      府河和南河无声地从城墙下流过。水路是成都的主要交通。木船从乡下运来米和柴,运来各种新鲜的蔬菜和肉食,还缺什么呢?于是成都人有的是空闲,桥头街尾多的是茶馆,摆龙门阵,听评书,打纸牌,或是请人掏耳屎。

        春天,成都的一大盛事是到青羊宫赶花会。花会不单单卖花,卖什么的都有,卖小吃的最多,花不了几个钱就可尽吃够。成都人特别好吃。

      青羊宫花会离城不过几里。成都人不会走得太远,更不会如晋商或徽商那样离乡背井。成都有的是玩的地方,北门有昭觉寺,南门有武侯祠,青羊宫再过去一点就是草堂寺,杜甫在那里住过。

        成都历来少战事。抗战期间,日本飞机来多次来轰炸,成都人把城墙扒开了几个大缺口,跑到城外去“躲警报”。但日本人离成都很远,连四川的大门都还没摸着呢。

        解放后,城墙拆除了,交通四通八达,工业也兴起了,成都真正是天翻地覆。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一天一个样,面积也扩大了几十倍,和周围的乡镇连成了一片。若要看菜花须驱车几十里,鸡公车则进了博物馆。而坐在车上唱儿歌的小女孩呢,早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于是,老成都化为了一个逝去的旧梦。

        但奇怪的是,无论时代怎么变迁,老成都的性格似乎还在:自得其乐,小富即安。从前成都叫消费城市,现在被称作休闲之都,其实是一回事。

      和人一样,城市也有遗传基因。你信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人喜欢一件事,更多是因为自己擅长这件事。而不是我以前认为的那样,因为喜欢而变的擅...
    一个刀郎阅读 290评论 1 2
  • 上周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除了情绪低落还伴随着持续地焦虑,因为我感觉到很多事情来不及去做,焦虑自己现在的工作没有前途...
    乐启阅读 452评论 0 2
  • 今天算是完成了第五次面试,只等结果。 一轮、两轮、一次的推进,也更揪人心。属第四、第五轮最让人难忘。 一大早上,只...
    璞嗤一笑阅读 303评论 4 1
  • 夜透过窗我看烟与柳暧昧的模样乱了半树哀伤碎了半树凄凉思量往事惶惶唯有月光月光亦不能让我止步
    贺兰驿阅读 25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