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交通运输》杂志2013年6月号文章
太原北营火车站或有106年历史
■本刊记者 陈致成[文]
■本刊摄影记者 罗建峰 山西新闻网记者 宇巍[图]
据国家图书馆所藏福建闽县(今福州长乐)人朱朝宗光绪(1875-1908)末年所绘两幅彩绘《正太铁路全图》的说明文字记载,北营火车站在正太铁路于1907年11月通车时就已经存在了。
5月下旬,住在太原北营火车站附近的市民们发现,北营火车站的围墙上涂了一个大大的“拆”字。得知北营火车站即将拆除,许多人争相前往拍照留念。
太原《生活晨报》5月25日报道称,“7月中旬,服务省城市民80年的北营火车站将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所有源自山西媒体的报道都众口一辞地称北营火车站始建于1933年(未详月份),是一个有着80年历史或已经80岁的老站。
然而,本刊记者6月上旬走访太原北营火车站,却从该站主要领导口中得到了一个关于该站始建年份的不同说法:该站始建年份当在1913年至1917年之间,其实可以说是“百年老站”。
那么,北营火车站的历史到底是80年还是“百年”呢?笔者不由自主地希望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首先,笔者查看了维基百科的北营站词条,内容只有很简单的79个汉字字符:
北营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建设南路,南同蒲铁路及石太铁路从此站通过,始建于1933年,距离太原站9公里,距离华山站519公里,隶属于太原铁路局,现为二等站。
笔者随即通过搜罗网络上可得的媒体报道作进一步了解。据《三晋都市报》5月底报道,北营火车站1960年以前主要办理石太铁路和同蒲铁路的客运业务,1960年以后逐步发展货运仓库和专线业务,上世纪90年代初鼎盛时期曾拥有15条货运专线。2007年以后,北营火车站的货运专线业务经营随着货物不断分流每况愈下,但客运业务始终相当稳定,尤其是前往南同蒲方向的客流量很大。
其次,笔者致力于搞清媒体报道称北营火车站始建于1933年的依据:1933年是怎么来的?
通过在网络上查考与北营火车站、石太铁路和同蒲铁路相关的历史记载,笔者找到了可以支持北营火车站始建于1933年之说的历史依据:1933年,中国政府成功收回石太铁路路权。与此同时,同蒲铁路于1933年开工:
石太铁路是自河北石家庄至山西太原的铁路干线,途经井陉、阳泉、寿阳、榆次等县市,原称正太铁路,是山西的第一条铁路,也是山西通往京、津、沪和江南各地的主要通道。
正太铁路于1904年5月(光绪三十年四月)全线开工修建,1907年10月全线竣工,11月通车。东起正定西到太原(今东起石家庄,乃改称石太线),全长242.95公里,设车站35个,有隧道23座,总长3345米,最长的隧道640米,大小桥梁1200多处。
正太铁路建成后,由法国巴黎银行公司经营管理,路局设在石家庄。
1933年,在正太铁路接收委员会和正太铁路3000名职工的努力斗争下,法国方面被迫将路权交还中国政府,10月25日举行收归国有仪式,开始移交,11月25日正式收归国有。
正太铁路初建时为一米窄轨,1938年11月至1939年10月实施标准轨距改造。与此同时,正太铁路改称石太铁路。20世纪50年代后期,石太铁路完成复线电气化改造。
石太铁路穿越太行山脉,在石家庄与京广铁路、石德铁路相连,在太原与南北同蒲铁路、太焦铁路相接,在阳泉与阳涉铁路相通,沿线还连接有新井支线、凤山支线和白荫支线等支线。
同蒲铁路自山西大同,经太原、侯马至永济蒲州以南的风陵渡(属于芮城),全长865公里,以太原为界,分为北同蒲和南同蒲。
南同蒲段513公里,于1933年5月开工,1935年12月竣工。北同蒲段351公里,于1933年11月开工,修至朔县到大同段,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1951年8月,同蒲铁路全线恢复通车。
同蒲铁路初建时为窄轨,1940年日军占领期间,北同蒲被改为准轨;新中国成立后,南同蒲也被改为准轨。
有了以上历史背景作为支撑,北营火车站始建于1933年之说无疑就颇具可信度了,因为1933年修建北营火车站的理由很充分。
那么,北营火车站主要领导称该站始建年份当在1913年至1917年之间难道是空穴来风或无稽之谈?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
随后,经与石太铁路和同蒲铁路的历史相联系,笔者推断,北营火车站主要领导所说的“1913年至1917年之间”当为“1903年至1907年之间”之误。
因为,据史料记载,正太铁路本是1903年2月就破土动工的,由于开工后清政府与法国巴黎银行公司之间发生了宽窄轨之争,耽误了一年多时间(最后是清政府因无力追加借款而作出让步),最后才变成1904年5月全线开工。这就是说,在北营火车站主要领导记忆中,该站的始建年份当与正太铁路修建时间大体一致。一条铁路全线通车时,沿线车站当一并投入使用,如此推断显然也是符合常理的。
而笔者的这一推断也得到了相关史料的证实。据国家图书馆所藏福建闽县(今福州长乐)人朱朝宗光绪(1875-1908)末年所绘两幅彩绘《正太铁路全图》的说明文字记载,北营火车站在正太铁路于1907年11月通车时就已经存在了:
正太铁路由石家庄车站起西行经大郭村、获鹿县、头泉、白王庄、五里铺、微水、南河头、南横口、南张村、井陉、北峪、南峪、娘子关、程家垄底、下盘石、岩会、乱柳、白羊墅、阳泉、赛鱼、坡头、测石驿、芹泉、寿阳、郭村、上湖、芦家庄、段廷、东赵村、北合流、榆次、鸣李、北营共33车站,最后进入太原站。
由此,北营火车站主要领导关于该站实为“百年老站”的说法也有了着落。当然,始建年份应按正太铁路从实际开工到全线竣工的时间算,即在1904年至1907年之间。而从正太铁路全线竣工于1907年10月来说,则北营火车站的建成年份当不晚于1907年(距今已有106年历史)。
那么,北营火车站的历史到底是80年还是106年呢?两种说法口径不一,若不统一,岂不意味着历史上存在两个北营火车站?
要这么想,问题可就有点严重了。笔者一时无力在网络下查考历史文献,只能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基础上继续作出推断:历史上存在两个北营火车站的可能性自然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1933年修建的北营火车站本是在19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北营火车站原址或非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历史事实是不是这样,那就只有留给历史学者去查考探究了。
太原北营火车站何以将于7月中旬退出历史舞台?原因似乎与位于太原小店区北营的太原南铁路客运站(简称太原南站)按计划将于6月30日竣工(据5月底、6月初的山西媒体报道,该站将于7月底或更晚一些投入使用)有关。据说,太原南站将与现有太原站配合使用,组成目前山西最大的铁路枢纽。
但据笔者查考,北营火车站早在2012年8月8日就贴出公告:自8月15日起,太原—石家庄北6031/2次、6033/4次,太原—阳泉曲6815/6次,在北营站停办旅客乘降业务,只办理售票业务。——何以在停办旅客乘降业务后还继续办理售票业务,又何以在继续办理售票业务近一年后才“退出历史舞台”并拆除,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2013年6月)
【太原北营火车站或有106年历史_原创:笑独行_体面杂志(笑独行的和讯博客)2013-7-8 1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