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电影《哪吒》给我们的12条教育

最近,《哪吒2》如火如荼,我也看了,为什么能火,除了本身的创作外,他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下面来谈一谈:

一、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打破偏见,勇敢改变;

哪吒从“魔童”到“英雄”,靠的是不服输的精神,成年人也一样,也需要这种勇气和决心,都要更正“守旧”的观点与方法,避免“经验主义”墨守成规,摆脱老观点老思路的“束缚”,要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二、友情是成长路上的明灯;

敖丙与哪吒的友情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两个背负家族使命的少年,从敌对到理解,从对抗到互助,展现了友情的珍贵。这告诉我们:成长路上需要志同道合的伙伴,真挚的友情能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困境中获得力量。

三、接纳孩子的独特性,避免标签化;

哪吒因“魔丸”身份被村民贴上“妖怪”标签,但父母始终相信他的本性善良,现实中,我们要拒绝刻板印象,不因孩子的成绩、性格或某次错误定义他们的未来,要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帮助他们在擅长领域建立自信,将“你怎么这么粗心”改为“我们看看哪里可以改进”。

四、最高级的吃苦是长期专注做好一件事;

这部电影的成功,也让导演饺子被大众熟知。导演饺子,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自小便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不久又辞职,开始了四年的闭关生活,每天工作16小时,用一台老式电脑制作动画短片,可想而知,制作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心无旁骛地克服重重困难,才让这部电影得以惊艳亮相。

五、勇气是打破困境的唯一出路;

哪吒说,自己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他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第一部里,哪吒因为“魔丸”的身份,被父母和师父禁锢在家里,被动地等待“天劫”,第二部里,为了不暴露魔丸的身份,哪吒也选择隐藏,最后发现,躲藏并不能解决一切,唯有直面自己,直面世界,才有出路。

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有过逃避的时刻,可一味退缩无法解决问题,就像鲁迅所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当退无可退,唯有鼓起勇气直面世界,才能在困境中破茧而出,寻得生机。

六、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多么经典的一句话。

第一部的敖丙听从于父命,那句“你的成败,关乎全族命运”是责任,更是巨大的压力,但最后敖丙还是违抗了父亲,选择和哪吒共抗天雷。而在第二部里,敖光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认识到只要是敖丙心中认定的事,他迟早会去做,也认识到自己给了敖丙太多压力,即使有担忧,即使有不舍,但他还是把自由和选择权还给了敖丙。

要知道,孩子,从出生的 那一刻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也有权将自己的未来紧握手中,作为父母,更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去感受他们的情感。

一个会反思的家长会给你最大的尊重和平等,爱是保护,更是放手。

七、用信任代替控制;

电影里,李靖夫妇明知哪吒是魔丸,仍选择用善意的谎言引导他修行,而非强行压制。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是不是经常让孩子“必须做作业”了,我们应该建立责任意识,如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从而培养责任感。

八、高质量陪伴胜过物质补偿;

电影中,殷夫人忙于斩妖除魔,哪吒只能孤独面对偏见,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是不是该设计专属亲子时间,如每周固定2-3小时“无手机时间”,游戏时间、徒步时间、共读时间,增强家庭归属感。

用行动表达爱,学李靖为哪吒换命符的牺牲精神等。

九、跳出世俗的偏见;

电影里最后时刻,陈塘关被屠城的真相终于揭晓,申公豹没有叛变,挺身而出一人战三龙,守护住李靖夫妇,让我们看到角色身上的人物弧光。

在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要接受“光明与黑暗”的一体两面。

电影中的申公豹亦是融合了善与恶的复杂角色,哪吒与敖丙同样也是如此,魔丸与灵珠本是一体,二者本质并无绝对善恶之分。世间本无绝对的错,也无绝对的正确,就像孩子们既可以偷懒放松、也可以勤奋好学,既可以喜欢那些低俗幼稚的东西,也可以欣赏博物馆里的高级美,既可以注重当下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也可以为未来提前规划……人性的多元多样,越能够被允许,孩子们的心智水平就越能发展得成熟。

十、做老师当做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对弟子哪吒的教育,是一场充满爱与包容的奇幻旅程。当哪吒以灵珠转世,却因魔丸附身而性格乖张、四处闯祸时,太乙真人没有丝毫的嫌弃与苛责。他就像一湾温暖的港湾,接纳了这个满身棱角的孩子。因材施教是太乙真人教育智慧的又一闪光点。他深知哪吒的天赋异禀与特殊身世,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哪吒的乾坤圈、混天绫等法宝,不仅是助力其降妖除魔的利器,更是根据哪吒的特点激发其潜能的关键。在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时,他始终相信哪吒有战胜困难的能力,不断鼓励他勇敢前行。当哪吒面临误解和众人的质疑时,太乙真人坚定地站在他身后,给予他力量和支持。这种信任和鼓励,成为哪吒成长路上的强大动力。

太乙真人用滚落泥潭的姿态告诉世人,真正的师者无需端坐莲台,敢于展露凡胎肉身中的困惑与局限,反而能让学生看见成长的多种可能。教师的权威不应建立在高高在上的姿态上,而应通过亲和力与幽默感赢得学生的信任。

十一、帮助孩子构建健康的自我认同;

电影中,哪吒最终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完成自我救赎。教孩子区分“事实”与“观点”,如“有人说你笨,那是他的看法,不等于事实”。

十二、父母需要持续自我成长;

电影中,李靖夫妇为救哪吒不断寻求解法,而非固守成规。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定期教育反思,分析改进方向,更新教育认知,观看教育纪录片,交流经验而非攀比,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