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那年,我为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端上一杯茶,随着喊出的一声“妈”,那人成了我的婆婆;29岁那年,我在工作的城市买了房子,婆婆偶尔过来小住;30岁,我有了第一个孩子,婆婆过来照顾,直至今日我的第二个孩子四个多月,我与这个妈妈朝夕相处了四年有余。婆媳关系,一个家庭绕不开的话题。
01
不是婆婆人不好,而是我不善经营。尤其是第一个孩子刚出生那会儿,我突然发现不会与人相处了。
老公在相距70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小城工作,周末回来,大多时候是婆婆、我和孩子三个人。
我是个慢热型的人,一个相对陌生的人走近我的生活,我来不及应对,更没能积极调整。
“你想吃啥,我去买”
“妈,菜有点咸”
“妈,油太多了,太腻了”
“你去抱孩儿吧,我来洗尿布”
……
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甚至有上句没下句的交谈,根本算不上沟通,这种平淡如水的相处没有温度,更无生机可言。
有一回我下班回来,从车里走出来,远远地看见婆婆坐在一个垫着硬纸壳的台阶上抱着孩子,一路走过去,由欣喜变得落寞。
这个孩子是我的吗,流着鼻涕,眼睛两边有哭过的泪痕,白色的粉末干在小嘴巴上一整圈,我知道那是吃过米粉没有擦嘴巴,衣服的一角黄腾腾的一块,孩子拉的粑粑已经干上了。
“妈,看你也不整理一下就出来了”,我变得愠怒,一把抱过孩子。
“小孩哭得厉害,急慌慌就出来了。”婆婆弱弱的解释了一句。
我看着这个脏兮兮的可怜的小人,难过的要掉眼泪。心里的埋怨都写在了脸上。
一路无话。
晚上我跟老公通电话,提起了这事儿,不想婆婆听到了,晚上睡觉只听得隔壁房间不停的翻身,早上醒来,看到面容憔悴的婆婆,想必是一夜未睡。
老公不在身边,这种没有温度没有生机的日子,加上对于初生孩子的茫然不知所措,我一度要抑郁。
02
大概是孩子三岁多的时候,认识了同一个小区的年轻妈妈,有一次她对我说,咱们小区我认识那么多婆婆和儿媳,感觉你们婆媳是处的最好的。开始我还以为你们俩是母女关系呢,相处那么和谐,知道吗,你婆婆在外面夸你几回了。我当时就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那你能详细说一下,我们怎么和谐了?我婆婆是怎么夸我的吗?”可能是她被我的厚颜无耻给震住了吧,居然就配合了。
她说有两件事,让她印象很深刻。
第一件事,是她看到的。有一回我们去买菜,她也刚好去,就在我们身后,看婆婆抱着小儿子,我拉着大女儿,一边走一边聊着,还不时笑出声来,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到外面路摊上挑好了菜,我说:“妈,钱呢?”“裤兜里”,我摸摸婆婆左侧的裤兜,婆婆用眼神向我示意是右侧,我掏了钱出来,等菜农找了钱,我又塞到婆婆的裤兜里,另外一个来买菜的笑着问:这是你媳妇还是你闺女?婆婆也笑了说:这是俺媳妇,也是俺闺女。那个年轻妈妈说:知道吗,当时的感觉就是一圈人都羡慕嫉妒,坦白说,两年多,我都没跟我婆婆肢体接触过。
第二件事,是她听我婆婆讲的。婆婆抱着孩子在小区的长廊坐着玩,几个人都夸她的衣服好看,显得皮肤白,还显年轻,我婆婆笑着说是儿媳妇买的,几乎每个季节都添新衣服,还都买好的,直夸儿媳妇孝顺,通事理,说学历高的孩子就是素质高(儿子本科学历,儿媳是研究生学历)。说要是小儿子能找到一个有大儿媳妇一半好的就知足了。
天哪,婆婆居然这么说,我简直不敢相信。她还说,真羡慕我,希望她和婆婆相处也能这么好。
她问我,你们婆媳关系处的那么融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不是逼我自吹自擂吗。太好了。合法装逼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我认真想了一下,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把婆婆当亲人、当家人。
第二:不以完人要求,体谅难处。
第三:真诚沟通。
做到这些,相信融洽的婆媳关系就离你不远了。
03
我才发现自己跟以前不一样了。
婆婆刚来的时候,因为无话可说,我甚至想回避她,有时候连“妈”也省了叫。现在回到家里,见不到人就像少点什么似得。有时老家有急事,临时回去几天,我都觉得这里没有老人在不像个家了。
婆婆对我的几个好友也如数家珍似的,我提起某某某某,什么情况什么性情她也都说得上个一二,包括他们的孩子。我婆婆拿手的饭菜不多,但是有几个菜做得确实是很地道,如蒸面条,鸡肉炖,炒刀削等等,我的几个好友都印象深刻。
我是学幼儿教育的,以前对婆婆的育儿做法很多不肖,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些老辈子传下来的说法似乎很接地气,也很有道理,更何况她自己也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个别不认同的地方,我会跟婆婆用她看的见和听得懂的方式告诉她,婆婆反倒更认可我的做法了。
以前,大钱我掌握,定期不定期给婆婆些钱,二百、三百、五百不等,供老人买菜和给孩子零花。现在,我会一下取出两千、三千,放在婆婆手里,我需要了,二百三百五百的,从婆婆那里拿钱。婆婆有了一家之长的感觉,我是个不爱操心的人,在家里我也喜欢这样懒散闲适的样子。
婆婆以前几乎没有在我面前说过“不”,在我越来越适应越来越依恋的时候,婆婆有时候也开始指责我了,我并不生气,反而觉得和很自然,在她面前,还像是个孩子。
有时候则是怀着这样一种情愫,就让婆婆做一回“恶婆婆”。她常说,她年轻的时候,她的婆婆是如何刁难她,那个年代,婆婆们虽称不上是一家之主,但绝对是儿媳妇们的主子,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了,又迎来了媳妇当家做主的时代,从这个角度说,六七十岁的婆婆们则是最倒霉的一代人。所以,有时候我很大度的满足婆婆那种“恶婆婆”情结,嘿嘿一笑,心里反倒觉得好玩呢。
家是一个讲情的地方,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婆婆爱自己的儿子,我爱我的老公。我相信,是因为爱一个人而组合在一起的,就没有不可通融的事儿。不仅可以通融,还能成为至亲,我也是醉了。
即使老公不在身边,即使父母兄弟姐妹远在他乡,因为婆婆在,仍然让我这个在异乡的人儿有小家的温暖。婆婆今年六十岁,我希望我六十岁的年纪,也能温暖一个外姓的人,温暖一个家。
2017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