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妈们聊天,常常聊到有关分享的事。宝妈们说
我们家的很小气,老师要求带玩具去学校和小朋友们分享,他一直问,还能带回家吗。我不敢肯定。最后,他就选了非常小的一只……
有一次,她有两本一样的书,我让她送一本给X哥哥,她不愿意。后来,X哥哥送了她一个玩具,她就愿意把书送给哥哥了。
我带着儿子去买面包,遇到了他同学和爷爷,于是一起去买面包。我提前建议他分享,他爽快地答应了。要结账的时候,他对同学说,我跟你分享我的海苔,你跟我分享你的面包吧。^_^
儿子从他的明信片里选了相对不太喜欢的一张,说要送给天天,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
上述提到的孩子们四到六岁不等,在分享这件事情上,他们都很看重回报,有的会直接说,她什么都没送我,我为什么要给她,当然,如果是好朋友的话,会有小小的例外。
而妈妈们一般不会勉强孩子们,强行让他们分享。但内心总会期待他们更大方更主动一些。总之,态度是温和的,好像与我们的上一辈不太一样。
认真说起来,分享这个词,其实有两重意思,一是,我有许多东西,吃的,或者玩的,与你一起吃或者玩,这时的分享就有一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意味,孩子们多半是愿意的。
其二是,我有某种东西,送给你或者轮流使用它,这就难的多了。要知道,在孩子们眼中,任何事物都可能被赋予意义,一片树叶可能是过家家的锅碗瓢盆,一根树枝可能是有着神奇威力的武器,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可能是昂贵的宝石。所以,大人们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比如纽扣,小珠珠,贴贴纸,对他们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别人都有,或者老师发放的时候。一旦有人喜欢,它们就变得异常珍贵。
分享一旦意味着完全赠送,就表示他们要完全失去自己的所有物了。在我的故乡,大方的发音听起来很像是,舍骨,把骨头都送出去了,一般的孩子是断不会同意的。大人如果要强求,则是非常残忍的。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时刻准备着许多吃的玩的供孩子们主动地乐意分享。
那该怎么办?还是要遵守孩子们自己的规则,交换。两人之间互相同意的物与物的交换,使得我在失去了钻石之后,得到了一样听说是无比厉害的武器。
在岩井俊雄的绘本(海底100层的房子)中,一个叫天天的布娃娃掉到海里,她身上的所有衣物装饰品甚至头发都被海水冲走了,她就光溜溜地潜入海水,想要把它们一一找回,住在海底的居民们想要和她交换,她也都同意了。如果大家都要求她分享的话,那么画风就很奇怪了。
交换,是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交换物的价值,并以此来进行协商和调整。分享是两人之间,心甘情愿地共享物品,感受,等等,偶尔存在时差。主动分享意味着,这一次我与你分享了,我相信以后你也会愿意与我分享,我愿意等待,而且认为这一切值得等待。这里有延迟满足的意味,而且有着对朋友的信任。分享对孩子们心理发展的要求,比交换要高得多。
所以,孩子们的分享问题,没我们大人太多的事。但我们总忍不住为他们的小气而感到尴尬,我就曾经干过这种事,答应他如果分享大的车车,就给他买一个停车场(对他来说,其实还是交换,只不他老妈参与了交换)。甚至有的妈妈们看不过去就主动帮孩子分享了,看起来是对别人大方了,其实是慷他人之慨,反复为之极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自主意识。
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孩子们彼此交换,用他们的眼光,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事物交换。还有,就是等待。等他们长大到认为有朋友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愿意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