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年校长说:“孩子会听谁的话?他会听自己信任的人,对他好的人,与自己关系好的人的话。”
我很庆幸曾有过一次孩子愿意信任我,让我与他倾诉的经历。
小L是一个毕业班的学生,平时他就很勤劳,做事非常认真,成绩称不上名列前茅,可算还比较优秀,其实这样的学生是深受老师喜欢的。最近几次考试后,小L的成绩没有达到如期满意的分数,我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晚修时总会留下来挑灯夜读,我好几次看见都忍住了,但是一天下午我实在忍不住,就找他出来走一走,聊一聊。
我问小L,最近辛苦吗?他说还好,认为这样的付出会很值得的。他还挺自信的回答。
“愿意和老师详细说说吗?这样你会舒服很多。”
他犹豫不过一会儿,便点了点头,表示愿意。接下来,我从他的言语间知道了他的心理压力重于学业上的压力。他说,最近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是很景气,家人偶尔会发脾气,父母觉得如果自己能获得校奖学金就更好了。小L本身也是个懂事的孩子,自己也给定下了目标,拼命学习,拿到奖学金就可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了。
“你这样学习累吗?”我问。
“有时候我感觉很累,但脑子里总有人在逼着我去学习。慌张起来,我就什么都忘了。”
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好的家庭教育是为孩子着想,想拿孩子当工具,但有时不一定全是为孩子好。
“小L,你还是个孩子,老师想让你的学习生活更“敞亮”一些。”
“怎么敞亮法?”
“首先你要放松你自己,你不必过于压力很大,之所以你认为自己的成绩跟不上认为是知识没吃透,其实是因为你心理素质没有过关?总逼自己能不紧张?虽然你是个孩子,但是老师要告诉你,我们做人不能总是为了拥有更大的荣誉,名利而活,这样我们还过得很疲惫。”
“那我们应该怎样才更加有意义呢?”他一下子就把问题提到了哲学性的含义上来了。
“老师认为因人而异,因为我也不能强迫每个人。凡事去尽心尽力去做,转机也许就在不可预料之中出现了。”
这天,我们谈了很久,也许我的话过于深奥,他并没有完全听明白,但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看见了他的脸上多了许多笑容。其他老师还向我报喜,最近他的学习状态一下子就上来了,更加值得高兴的是,期末考试时,他竟进了年级前十,他说一晚上欢喜得睡不着觉,笑着告诉我说:“老师,奖金要到手啦!”
共学习,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