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糖霜的做法有很多种,这里主要通过复制以后模型的上半部分来实现
通过普通鼠标框选得到的点 不 包括“背面”的点,如果要选取包括背面点的整个上半部门
就要用过Alt-Z切换到透视模式,这样选取点的时候,才能实现“穿透”
使用Shift + D,复制一份选中的点
复制后的点,默认属于原来物体,所以需要分离,通过按键P + Selection来分离物体
如果要通过一个点,找到其所属的物体,可以选中点,然后 Ctrl + L 就是去找所有 Linked 的点(或者鼠标停留在点上按L)。
可以通过F2,给物体重新命名(或者在右上角“场景集合”里面做)
实体化糖霜,选择修改器面板,添加“实体化(Solidify)”修改器
选择物体,按键Z+选择“线框”,进入线框模式
进入线框模式后,能看到现在修改器里面默认的“偏移量(offset)”是错的(为什么能看出?我看不出),要把它从-1改到1
然后还要调整“厚(宽)度(Thickness)”到0.0015m,调整时如果用鼠标,可以按 shift 慢调,ctrl 增量调,但是最靠谱的手敲一个精确的数
为了让下面这个部分看起来平滑,需要调整修改器的顺序,现在“实体化”,再做“细分”
修改器的执行顺序为“从上到下”,可以通过直接拖到来调整修改器的作用顺序
第四课
这节课主要讲解如何使糖霜有下滴的效果
首先,关闭下面这个选项,确保在编辑模式能看到点的结构(最新版本好像不是必须了)
通过G,移动糖霜边缘的点,通过控制衰减笔刷的大小,做出糖霜下挂的效果
但是,这样有个问题,就是糖霜会不服帖,拉动的时候,会造成糖霜的面 和 甜甜圈的面 有交叉(实际糖霜的面只能覆盖在甜甜圈上)
这是,就要通过“吸附(Snap)”这个模式来确保糖霜的面“吸附”在甜甜圈的面上,具体设置如下:
建模的时候可以导入一些参考图,进行对照,导入参考图的方法:
通过拖到,复制一个新的编辑器窗口,选择这个编辑器窗口的类型为“图形编辑器”,选择打开图片,具体操作如下:
糖霜的点过于稀疏,这样在调整的时候不够精细,可以通过应用“细分修改器”,来使点的数量翻倍,便于调整
注意,这里我们要在最前面新加一个细分,第一个细分被应用,是为了增加模型的点
原来“实体化”后的细分,是为了让糖霜的边缘变的平滑
按键H,隐藏选中的物体(比如隐藏甜甜圈),Alt+H,恢复隐藏的物体
连续选择几个点,按E挤压,这样做出更明显的糖霜下滴的效果(挤压后可以通过S、G等调整使下滴更细,更形象)
下面要制作甜甜圈中间的凹槽(甜甜圈两面分别油炸,所以中间部门炸的最不重复,导致没有其他部分蓬松,显示出凹槽)
同样,先应用甜甜圈的“细分修改器”
然后,现在中间的一个点,alt+左键选择 整个一圈的点,按 O 打开衰减编辑(确保笔刷尽可能的小),按 S 缩放
做完这个又有了一个问题,就是糖霜又不能贴附在甜甜圈表面了。这里可以给糖霜使用修改器里面的“缩裹(Shrinkwrap)修改器”,使糖霜变的贴附
最后,调整修改器的顺序 缩裹-->实体化->细分 (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缩裹的解释)
第五课
雕刻模式:使用笔刷,来移动点
雕刻前,要应用修改器,否则这些修改器就失效了
通过下面几种方式,都可以进入“雕刻模式”
雕刻模式下,按G,选择“抓取”笔刷,抓着糖霜边缘往下拖,也可以做出下滴的效果
F + 移动鼠标 调整笔刷大小
Shift + F + 移动鼠标 调整笔刷强度
另外一个用的比较多的是“光滑”笔刷(Shift + S)
”膨胀“笔刷,可以体现出糖霜下滴时的张力
这里有个细节,正常情况下,如果不移动鼠标,单击左键,笔刷是不起作用的,如果想只单击左键,笔刷就起效果,需要把笔刷的模式由“间隔(空间)”改成“喷枪”,具体按N键,然后如下设置:
雕刻是比较意识流的,可以把糖霜调整的更自然
为了渲染的更平滑,雕刻完成后,可以再加一个“细分”修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