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秋天,我终于来到了罗马湖畔,遇见了美好的培德书院。
时间安排很紧凑,一跨进大门,还来不及环顾四周,就紧跟着老师的步伐开始参观学校,最后经一个老师提问才知道,一进门,若抬头,应该能发现一道很美的风景,那是孩子们染的布幔。
这让我不由得审视自己的观察力,如今相机代替了大部分的观察与感受,当然,能把培德的一部分美好带回来,也是好事。根据当时录音和图片整理成文,以做纪念。
我们从幼儿部开始参观,首先看到了我最想看的“四季桌”,由此,老师介绍了培德的节气三桌文化,四季桌,书法桌,茶桌。季节桌是老师带着孩子一起设计,布置的,每周都有变化。把自然带到环境中,耳濡目染。有秋天的玉米,山楂,落叶...
从幼儿部开始参观,首先看到了我最想看的“四季桌”,由此,老师介绍了培德的节气三桌文化,四季桌,书法桌,茶桌。
透过玻璃就是真实的老师和孩子一起工作的情景了,幼儿园招收2岁以上的孩子,有小小班,2-3岁,小熊家,3-4岁,松鼠家,4-6岁,每个班配有主教老师,外教老师,艺术老师,生活老师,因是国际学校,外教老师在幼儿园孩子一进班就和孩子一起工作,全天陪伴,每天上午外教站主讲台,根据不同的年龄,如幼幼班一个小时,太阳家三个小时。
二楼是小学部,喜欢老师们以“家”命名每个班级。太阳家,小溪家...每个落有“培德书院”名字的名片,目光所及的素雅的原木色,宽大舒适的即桌即椅,舒适随性。墙上的装饰,有落叶,有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写的画的自己的名字,一定也是代表了这个孩子某一些特性。
小学目前只办到四年级,也就是四个班级。一年级是小溪家,二年级是湖泊家,每个班不超过20个学生,教室内布置有许多24节气的元素,每个教室都有书法小桌,平常上完课之后,孩子有个时间叫留白,可以发呆,可以阅读,可以写书法。
接着是艺术教室,孩子们可以进行绘画;
其实就是简洁,留白,可以开会,写书法,可以习茶道...
老师介绍,有些朋友来看过书院后,评价说太浪费空间了,何不将这些空间利用,多开一些班级,但培德有自己的坚持,坚持留白,坚持求慢,求拙,给孩子更多自由奔跑的空间。
书法学完学习古琴,这里有好大的古琴教室,家长在接孩子前后可能会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在这里学习古琴。
一转角,看到一盆蝴蝶兰,接着引入眼帘的便是画廊,书法家陈真在这里教学,孩子们的家长也在这里学习,墙上挂的是家长们的作品,全不生涩。老师说,因为毛笔本来就是中国古老的书法工具,当我们拿起毛笔,练习,感受,相信都是能找到感觉的。在这里,从幼儿园的孩子就可以抓起毛笔,随意挥洒。
陈真老师的工作室,学生老师都可以随意走进,写字,此刻,校长也在这里,只见他正研墨发呆呢。
这是工坊空间,里面可以制作羊毛毡,老师说,在这里,空间是流动的,功能是不固定的。
下楼,一大片工坊扑面而来...老师介绍了五大工坊。
造纸工坊,小小一间,从将废弃纸类,浸润,打纸浆,到最后做成纸,都能完成。可办成人工坊课,少儿工坊课,亲子工坊课,这里的门随时都向社会开放,可以联系老师学习,家长更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织床,这个毯子还可以继续织。
木工坊。
陶艺坊。
穿过这道屏风,来到了书院的食堂,书院的食堂,提供有机蔬食,把二十四节气带进饮食中,这也是我们文化本身就具备的。看师傅在做包子,我真的好想吃啊,想到沈立老师一本书,《再造书香世家》,其中就说到,厨房,应该也是副食品加工地,妈妈在厨房可以做出很多美味的副食品,而不是带着孩子简单地在超市购买。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大讲堂,迎接我们的老师给了我们各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装了两粒黑黑的像芝麻一样的小种子,我们问这是什么,老师说,等钱校长给大家揭开谜底把。于是,欣喜就座等着钱校长演讲开场。
看过台湾道禾实验学校创办人曾老师的演讲,文章,也看过北京培德书院校长钱志龙先生写的许多文章,采访视频,也潜水于群里看校长互动,这回,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钱校长,由衷感慨,心愿一样的人,见面是没有门槛的。钱校长少年时期是个学霸,被保送北大,毕业后到美国留学,获得了成功学和教育学双硕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当了小学校长,同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有人问,你是北大毕业,应该是主流教育的受益者。为何现在不做主流教育,却尝试新教育。钱校长戏说,我不是受益者,是幸存者。
演讲开始,我们先观看了学校的宣传片,许多家长看了已是感动落泪。
为何根深中国,就是要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找到文化 的根,建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为何盛开国际,就是让孩子们能够不自高,也不自低,自豪地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把我们的文化告诉更多的人。
关于这颗种子,钱校长说,希望我们回去,跟孩子一起,把它种下,悉心照顾,慢慢等待,一起等一个结果。其实,说的就是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是一粒种子,他们能长成什么样子,已经蕴含在这颗种子里了,我们家长能做的,只是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养料,适合生长的环境。
这个讲堂,这些垫子,见证了多少点头赞许与感动的泪水。
再见了,培德书院。
笔拙,更多的内容,请直接关注“培德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