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2.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3.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4. 秋池:秋天的池塘。
5. 何当:什么时候。
6.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7. 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还没有确定回家的日期,今天晚上巴山正下着大雨,秋雨已经涨满了池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重聚,一起在西窗下剪烛花,到时再来告诉你今天晚上巴山夜雨的情景。
这首诗大体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前后。这一年李商隐继续在桂管观察使郑亚的幕府中担任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他从广西出发要回洛阳,途经巴蜀,在巴蜀停顿期间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的另一个题目是《夜雨寄内》,也就是说在巴山夜雨的时候写一首诗,寄给自己的妻子。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夜雨寄北》,也就是说寄给远在北方远在洛阳的亲友。但从诗意来讲,很多人认为应该是寄给他妻子的。
头一句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写的十分直接,看似很突兀,情感很强烈。妻子思念的情感,回信的情感也很强烈。家人或是妻子给他来信,询问他什么时候才能从遥远的桂林回到洛阳。他难以回答你什么时候才能准时回家。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自己的妻子呢?因为身在仕途身在远途,实在是很难准确判定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这种羁旅行役的痛苦,仕途茫茫。诗人像转蓬一样随风漂泊,一切命运的决定都要随着仕途的迁转,才能最后的确定。
没法回答你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巴山夜雨涨秋池”。此时此刻我正在这巴蜀之地。晚上下起了大雨,江河之水纷纷上涨。一方面是说到了深秋的季节,大雨不断,阻隔了道路。点明了作者此时此刻所处的季节和地域。但更重要的是隐喻作者回家的路途更加的不可预期,很漫长,也很艰难。
在这种条件下诗人想的是什么呢?“何当共剪西窗烛”。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我才能够和你一起坐在西窗之下,两个人相对着烛光,你拿起剪刀剪去那蜡烛上的灯花。我小时候停电的时候会点蜡烛,时间长了就会有黑烟,很熏人。蜡烛的烛芯随着燃烧越来越长,烛光就会越来越弱,越来越小,所以只有把这个烛芯减掉一部分,才能使烛光变得明亮。那么这个“何当共剪西窗烛。”第一,是秉烛夜话,对床夜语。第二,聊的时间很长。有个前提是他和他的妻子肯定有过“共剪西窗烛”这样的经历。一个人在最孤独最寂寞的时候,在他头脑里头能够涌现出来的场景,一定是他最牵肠挂肚,最值得回忆的一个场景。
所以“何当共剪西窗烛”,我是真想你。秉烛夜话的内容是什么呢?到那个时候我会和你一起谈起。当初也就是现在,此时此刻我写给你这首诗的时候,巴山夜雨的时刻我是如何的思念你。所以这首诗在结构上是非常的奇特。作者首先写了此时此刻我无法按期回家,而遭遇了巴山夜雨这个场景,同时突然将笔锋宕开一笔,又告诉自己的妻子说,我何尝不希望有一天能够和你尽快的在西窗之下共剪烛芯,共话西窗。到了那个时候我会将今天晚上我对你的所有思念,所有情谊都告诉你。只等到我们相逢的时刻,我才会对你倾吐衷肠!诗人如果直接告诉她说,我何年何月什么时间马上就要回家,等到回到家之后,我们再共诉衷肠的话,那抒情的力度就要差了很多!
这正是李商隐在《夜雨寄北》当中使用了非常巧妙的手法,来回来去就说想回家,回不了,这就叫渲染。反复渲染的过程,情感就越堆越厚,让你无法忘却。写诗就得抒情,不断把情感层叠起来。就像后代评价著名词人周邦彦说“浑厚”。说的就是不断地渲染、铺叙、堆加。
诗写的好归根结底得是感情好。特别是夫妻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技巧是具有工具性的,而背后是情感本体才起作用。只有情感到了那一步,技巧就自然而然到了那一步。“文似看山不喜平”,情感跌宕起伏深厚,表现出来就是技巧。李商隐不愧是咱中国诗歌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