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16日,咪蒙再公众平台上发了一篇文《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万》,我没看。
3月18号,鬼脚七在公众平台上发表了《咪蒙式的成功》,我看了,而且打赏了。
咪蒙这个公众平台我不是特别了解,从去年就听闻是火遍整个网络的自媒体。这么火,肯定是其营销方式、文章内容、风格,符合当今大部分人的口味。
以下是鬼脚七的文章中,对于咪蒙的简短介绍:
咪蒙,2016年最“耀眼”的自媒体人。她粉丝一年增长八百万,她每篇文章都有百万的阅读,她一条广告卖68万,她助理工资每月五万。
如果给你一个变形的机会,你渴望成为咪蒙吗?
估计很多人的回答是:会!
又是一段从鬼脚七文章中截取出来的关于咪蒙的背后小故事:
咪蒙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动手术后也每天工作到十二点!不谈别的专业训练,就这一条,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我也做不到。
和很多互联网创业者一样,咪蒙式的成功,同样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一年胖了17斤,宫颈癌前病变。这对很多人来说,也不愿成为咪蒙。
你还会想成为咪蒙吗?
2
昨天,小明在我拉他进去的一个心理群,跟一微友发生不同意见。被对方说:“你攻击性怎么那么强?我没有义务承担你的这些情绪。”
小明私下问我:“心理圈的人,是不是都这样,我没说啥,只是提了不同意见。”
我说:“心理圈有一些人是敏感的,害怕与他人起冲突。会容易把别人的不同意见,解释为对自己的攻击。”
我在群里解释:“我认识小明,他还真不是一情绪化的人。”
由于这个契机,我们又接着寒暄了几句。
小明,是几年前,我在上海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做冬令营助教时,认识的,那时我们都还是大学生。
之后他去北京、天津、美国进修、受训。
几年后,也就是现在,小明已经是某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薪水当然就很高了。
我呢?这几年兜兜转转,追寻着自己喜欢的节奏,做着相对还比较喜欢的事情,看起来还在原点。用他的话说:“看你就不像是走结婚生娃,安稳过日子这样的轨迹。”
在我看来,他这种高薪职业,光鲜的生活,可能是是很多人,包括我,所可望不可即的职业。我开玩笑说:“我们都还在打飞机,你就已经开起了飞机。”
他说:“还是你好!想怎样,就怎样!”
我说:“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为所不为。”
他说:“感觉到快乐更重要。”
我问:“你工作的节奏怎样?有固定航线还是随公司安排?”
他说:“我可能一周飞两三趟,其他时间就休息。随公司安排,说起真正工作时间倒不长。但整天都坐着,感觉很没意思?这份工作,我不会干一辈子的,等我没那么穷了,我就辞了。”
我说:“听起来你还是很向往自由的。”
他说:“平时闲暇时间,我就练琴看书看演 出。”
……
收入跟自由,无法兼得时。
你会倾向于哪一个?
3
在大理,认识了一心理学同行Q,这两天交流了颇多。
她之前在大理开客栈,呆了六年,后来由于租涨了,不得以关了客栈。
回到昆明,做教育行业,呆了一年。
想起了租了三年小院子,没住很浪费,在年后又回来了。给朋友帮忙兼着看看店,空闲时间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问她当时那几年开客栈,一年的净利润有十几万吧?
她说,没有,最多就五六万。房租涨了,就更谈不上挣什么钱了。
所以,没有真正做客栈的,会认为开个客栈,是多么舒坦,又能挣上一笔钱,多好啊!
事实真的那么容易吗?
至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
——认知在行动面前就是一堆泡沫,真正做了才知道。渴望财富,能力匹配了吗?渴望出名,抗压能力足够吗?羡慕他人的生活,如有机会完全去过别人的生活,你能忍受他人生活的委屈和不为人知的故事吗?
凡事都有两面性,如硬币一般,而我们习惯于只看其中一面,而忽略了光明的背面,却是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