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秋《一分钟说话》读书笔记及感悟

关于本书



和对方沟通之前,什么才是重要的?

沟通之前应该先考虑什么?

和别人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怎样才能将你想要表达的信息传达给对方?

对方是什么样的状态?

怎么做?怎么表达?

为什么对方总是不清楚你要表达什么?

担心自己表达的不够具体,用词冗长、啰嗦。

词不达意,用词不准且无法突出重点。

没有了解大脑特性,做了许多无用功。

如何进行一分钟说话?

首先要弄清楚几个知识点

左右脑的特性

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发挥想象

表达能力是什么?

表达能力是让对方理解并被打动。

什么是思考?

知识:已存储在大脑中的数据

信息:大脑之外的数据

思考:把知识和信息加工之后得出结论。

什么是一分钟表达的基本形态?

一分钟表达的基本形态是:表述时认真地说明结论和依据,并且意思连贯、有逻辑。

金字塔结构沟通组成部分

与听众共享前提

明确主张(你的结论)

准备多个支持你主张的依据

检查你的前后表述意思是否连贯符合逻辑?

关于表达时候的用词要求

流畅:使用少量文字或语言,使其通俗易懂。

简单:只使用中学生能理解的语言。

人在想象具体形象的时候,感情会产生激荡。

如何让对方充满想象?

直接描述具体形象

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对方自己去想象,并进入到那个形象之中

如何形象描绘?

视觉呈现

用比如、假设等词语,让对方代入情景之中自由发挥想象

金字塔的三段式结构

结论

依据

比如

一分钟内调动对方

首先,要构建起主张和根据的金字塔,让听众负责逻辑的左脑能接受你所说的内容。然后,使用照片、图画或视频进行说明,用“比如”举例,让听众想象出具体的形象,刺激右脑。这样一来,听众就能理解你说的话了,注意力也会向你集中。

在人前说话的四个要点

① 视线:认真地看着对方

② 手势:稍微做一些动作如果动作太夸张的话,听的人会只注意这个,变得本末倒置。总之,动作要做得不经意。

③ 声音:像“和对方进行对话”一样发声在要强调的地方提高音量,如果是“希望大家保密”的话,就悄悄地说。

④ 说话节奏:讲完一段之后,比正常说话时多停顿三秒左右,留出间隔

要怀着“要好好地向对方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事情,以调动对方”的姿态,去做所有必要之事。不要迷失目标,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把对方调动起来。

几种“表达方式”的模式

SDS

所谓的SDS即:

“Summary(总结)

Detail(细节)

Summary(总结)”

也就是说,“细节夹在总结中间”。

PREP

所谓的PREP,即:

“Point(主张)

Reason(根据)

Example(举例)

Point(主张)”

说明新对策时的PCSF模式

“Problem(问题)

Change(变化)

Solution(解决方案)-

Future(未来)”

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Problem)。与此相对,科技方面发生了这样的变化(Change)。利用这个变化,我们找到了这样的解决方案(Solution)。我们希望能一边推进这个解决方案,一边创造这样的未来(Future)。”

后记总结与感悟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源于自己从事销售工作,想要在推销产品的时候给顾客留下一个靠谱且干练的感觉。

别说是客户,就连我本人也不喜欢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对方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到最后我压根get不到对方的点,这就尴尬了。

一分钟说话的核心观点也就是金字塔模式。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在沟通之前先想一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对方的真正兴趣在哪里?先和对方共享一个前提,也就是为了避免你以为对方以为的就是你以为对方以为的。这句话有点拗口,其实说白了就是沟通的前提要保证你和对方说的是同一件事,统一标准。然后就结论先行,先入为主,明确表达自己观点,为了让对方信服,紧接着就是举例说明。例子不能太多,三个为宜。而且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药保证自己意思连贯符合逻辑,经得起推敲。在沟通之后还要确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对方是否完全明白?

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对方理解并被打动。谋定而后动,在沟通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运用好金字塔模型,你一定会收获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