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不当是一种冷暴力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都有与人交流的需求,而成功的交流是需要双方运用恰当的语言才能进行流畅的沟通,我们的沟通不顺畅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无意识地运用了冷暴力。它属于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有时候我们不恰当的沟通会在无形中给他人带来伤害,而这种无形的冷暴力相对于有形的暴力而言是对受害者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的折磨与摧残。由此可见非暴力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良好的沟通能力都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必备素质。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来揭开《非暴力沟通》的神秘面纱吧!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着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简单的八个字进行深入地阐释。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原则,即沟通的双方都需要依照事实本身进行阐述,而不是植入自身的主观评价和判断。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妈妈看见赖在床上睡觉的儿子迟迟不肯起床,就会觉得自己的儿子是懒惰的,这是基于妈妈主观的评论而不是观察。而真正的观察应该是妈妈在得知儿子因为熬夜完成工作任务而导致早上不愿起床时,她要做的是不轻易地叫醒儿子并且不能随意地给自己的儿子贴上懒惰的标签。通过这个过程的观察,妈妈了解了儿子的真实情况,就能感同身受,建立相互理解的隐形沟通桥梁。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原则和第三原则是感受和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感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可能是因为在社会上人们往往对表达自身真实需要的人会认为是一种自私、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所以人们会往往压抑内心最真实的需要只是通过言语或者行为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如果我们每个人只是表达感受而没有注重自身最真实的需求的话,就会给双方的沟通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实家庭中往往会出现如下沟通场景:妻子为了犒劳辛苦工作的丈夫,做了一桌子好菜等着丈夫回家吃饭,于是她打电话给丈夫问他是否能早点回家吃饭,而电话那头的丈夫工作正忙得焦头烂额,就让妻子先吃。丈夫回到家就听到妻子的抱怨,抱怨他眼里只有工作而没有她,让她觉得很失落,而丈夫心里觉得很委屈因为自己辛苦工作就是为了能够给她创造更好的生活。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很明显的得知妻子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没有说出内心真实的需要。假设妻子能直接和丈夫说:“我知道你工作很辛苦,但我真的想你能尽量抽出时间陪陪我”
我相信案例中的妻子如果能够表达内心真实的需求而不是抱怨,夫妻之间的感情会更加的甜蜜而不是苦涩。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相似的案例在不断地重演,而人们似乎从未意识到一个问题,双方的关系之所以处于一种僵持尴尬的状态往往有可能是因为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抱怨、批评和指责的负面语言。
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个原则就是提出明确的请求而非命令。我们向他人提出请求时往往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双方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理解对方的意思,所以我们需要提出具体的可立即行动的请求,但必须要注意不能陷入命令他人的怪圈中。因为有时候我们请求他人办一件事,会不经意间使用了命令的口吻,这让对方会有压迫感和被强迫感,心里就会不知不觉间筑起了一道拒绝的城墙。以下的案例就是典型的代表,一位妻子对丈夫说:“我想了解你”其实这段话就是不够具体的请求,假设妻子说:“我想多一些时间与你聊聊,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每周和我一起吃一次午饭呢?”
当妻子发出具体可执行的请求时,我相信爱他的丈夫会答应她的请求。因为了解一个人会有很多种方式,而丈夫不知道此时的妻子更想要的是以哪种方式进行,那么后续双方就这个请求再进行沟通的话,那么就会造成相应的沟通成本增加,甚至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由此可见一个具体可执行的请求在沟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双方都能够遵循这一个简单却容易被忽略的原则的话,那么沟通的双方就可以轻易地达到当初预想的结果了。
总的来说,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就是观察而非评论,表达自身感受并善于说出内心最真实的需要,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而非命令,虽然只是简单的观察、感受、需要以及请求这8个字,但却对我们提升沟通能力的不二法则。愿我们都能够早日远离因沟通不当而造成的冷暴力,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