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莆人的情谊(一)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明弘治十二年(1499)登进士第,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其生于浙江余姚,嘉靖七年十一月廿九日(公元一五二九年一月九日)卒于江西南安,葬于浙江山阴洪溪之高村(今属绍兴县兰亭镇)。隆庆元年(1567),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从祀于孔庙。其留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等传世。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其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对传承与发展儒学的贡献尤为卓著。其学上承孟子,中继陆象山,而形成为风靡明代中后期并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或曰阳明学、王学。其学说影响,不仅及于我国明清两代以至近现代,而且波及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王阳明与莆友人刑部尚书林俊、兵部右侍郎林富、寿州知州林僖、顺德知县林应骢等结下深厚的情谊。王阳明与莆田弟子马明衡、陈杰、林达、林子文、林学道、蓝渠等人的师生情谊亦深。王阳明举荐莆田生员陈大章于南宁府学讲解演习仪文节度。现综述之,以存史料。

一、王阳明与莆友人

(一)王阳明与林俊 附其弟林僖,侄子子文(王阳明弟子)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晚号云庄逸老。莆田县城内联桂坊(俗称柴行巷,今荔城区凤山社区东大路)人。景泰三年(1452)二月十一日生。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成化十五年(1479)授刑部主事,成化二十年(1484)迁本部四川司署员外郎。极论妖僧继晓,下狱,谪姚州判官,累迁湖广按察使,引疾告归。弘治十三年(1500)四月,赴召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台,提督巡江兼理操江。弘治十六年二月,受命巡抚江西,正德元年(1506)七月,升右副都御史致仕。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一作正德五年)复以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平蓝鄢诸寇,晋右都御史。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致仕,俊归,蜀士民号哭追送。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世宗嘉靖登极,敕召为工部尚书,嘉靖元年(1522)正月四日,始赴召。四月改任刑部尚书。嘉靖二年(1523),乞致仕,连上八疏,七月二十二日奉圣旨,特允所请,加太子太保致仕。嘉靖六年(1527)四月初六,是夜二鼓卒于家中。享年七十有六。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隆庆元年(1567),赠少保,赐葬祭,谥贞肃。墓在尊贤里(今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隔垅大观山)。其著有《西征集》、《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见素续集》十二卷。另撰写有《木兰陂集序》。其中《见素文集》十四卷,被收进《四库全书》。

成化十八年(1482),王阳明时年十一岁,随父王华(时任翰林院修撰)寓京师百官宅,与林俊(时任刑部陕西司主事)比邻而居,两人相识四十多年,为忘年交。在王阳明出仕后,两人的交情日益加深。正德元年(1506)二月,王阳明上封事,下诏狱,寻谪贵州龙场驿驿丞。正德二年(1507)在赴谪至浙赣交界草萍驿时,收到林俊(时丁忧在莆家)来诗,其次林见素韵作诗一首《草萍驿次林见素韵奉寄》(见《王阳明全集》二册第七五八页)奉寄,诗录下:

草萍驿次林见素韵奉寄

山行风雪瘦能当,

会喜江花照野航。

本与宦途成懒散,

颇因诗景受闲忙。

乡心草色春同远,

客鬓松梢晚更苍。

料得烟霞终有分,

未须连夜梦溪堂。

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王阳明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正德十二年(1517)二月,平漳寇。四月,班师。九月,改授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给旗牌,得便宜行事。自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致仕归家已六年的林俊收到好友王阳明来信后作《复王阳明》书信一封,林俊赞赏好友王阳明“中立时行,运醇镇躁,以大收儒効”。林俊还对其子林达,其侄子文幸被好友王阳明收为弟子并下严督之教表示欣慰和至惠。

复王阳明

廷言大参回承,致书惠兼,审宪纪霜肃道,况玉润漳寇毕功,寻转而经略赣之新关。儒为世道赖,固然而值,今一遇有余嘅焉。执事中立时行,运醇镇躁,以大收儒効。少违枘凿,将欲委唾残弃之具,不诚知轻重大丈夫哉。夫假通以行志,犹欲强尺枉以望寻之直,直不得分而枉不可反汗。孰肯立一恕以庇吾瑕哉?腹心之言同道僣论以叹世也。达(林达,林俊长子)子承论及渠材犹可教,区区甚难。渠举之若易,惜不立坚苦志,玩日愒月,竟之无所似适。子文(林俊侄子)亦异常局,学较博,然亦欠坚苦负美材。执事幸并下严督之教,收之弟子末,道风吹鼓不在门墙间也。至惠至惠。余惟吾道多爱,不宣。

林子文,林俊侄子。王阳明莆田弟子。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下旬,致仕右都御史林俊(在莆)闻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挚友王阳明在江西吉安起义兵,即夜使人范锡为佛郎机铳,并抄火药方,手书勉阳明竭忠讨贼。遣两仆从间道冒暑昼夜行三千余里以遗挚友王阳明,两仆至则朱宸濠已就擒七日。虽然佛郎机铳没有派上用场,但王阳明对挚友林俊“忠诚根于天性,故老而弥笃,身退面忧愈深,节愈励”的忧国忧民之忠心深表赞叹!(参见《王阳明全集》四册第一三九八页·卷三十四年谱二·正德十四年条目)

正德十五年(1520),王阳明撰《书佛郎机遗事》(见《王阳明全集》三册第一○一四至一○一五页)以纪念之。此文录下:

书佛郎机遗事 庚辰

见素林公闻宁濠之变,即夜使人范锡为佛郎机铳,并抄火药方,手书勉予竭忠讨贼。时六月毒暑,人多道暍死。公遣两仆裹粮,从间道冒暑昼夜行三千余里以遗予,至则濠已就擒七日。予发书,为之感激涕下。盖濠之擒以七月二十六,距其始事六月十四仅月有十九日耳。世之君子当其任,能不畏难巧避者鲜矣,况已致其事,而能急国患踰其家如公者乎?盖公之忠诚根于天性,故老而弥笃,身退而忧愈深,节愈励。呜呼!是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尝欲列其事于朝,顾非公之心也。为作佛郎机私咏,君子之同声者,将不能已于言耳矣!

佛郎机,谁所为?截取比干肠,裹以鸱夷皮;苌弘之血釁不足,睢阳之怒恨有遗。老臣忠愤寄所洩,震惊百里贼胆披。徒请尚方剑,空闻鲁阳挥。段公笏板不在兹,佛郎机,谁所为?

正德戊寅之冬,福建按察佥事周期雍以公事抵赣。时逆濠奸谋日稔,远近洶洶。予思预为之备,而濠党伺觇左右,摇手动足,朝闻暮达;以期雍官异省,当非濠所计及,因屏左右,语之故,遂与定议。期雍归,即阴募骁勇,具械束装,部勒以俟。予檄晨到,而期雍夕发。故当濠之变,外援之兵惟期雍先至,适当见素公书至之日,距濠始事亦仅月有十九日耳。初,予尝使门人冀元亨者因讲学说濠以君臣大义,或格其奸。濠不怿,已而滋怒,遣人阴购害之。冀辞予曰:“濠必反,先生宜早计。”遂遁归。至是闻变,知予必起兵,即日潜行赴难,亦适以是日至。见素公在莆阳、周官、上杭,冀在常德,去南昌各三千余里,乃皆同日而至,事若有不偶然者。辄附录于此,聊以识予之耿耿云。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世宗嘉靖登极,敕召七十岁的林俊为工部尚书。此时在莆田的林俊作《寄阳明》书信一封,提出“纲纪之地治体风化所关,略细瑕崇大体第一义也”。应广开言路和整顿士风,“夫有德义以正其身,礼义以正其俗。我者皆正,则群小自帖”。

寄阳明

适闻召命北上,天子仁圣,群贤和会,诸老之弼亮不孤,泰平召致今日矣。惟白岩(乔宇,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太原乐平人。官至吏部尚书。)未至旧都,犹居洛也。纲纪之地治体风化所关,略细瑕崇大体第一义也。言路开矣,高取难烦取厌,则开者恐塞;幸门塞矣,短取媒隙取伺,则塞者且开。今日可幸也,亦可虑也。然此时士风亦须一还,服用之侈,威福之过,送迎之盛,巡守不时,历诸司不治事,官习于邪,吏肆其奸,学校廉耻道丧,杂流朋党风兴,不副人意,其不尽指也。夫有德义以正其身,礼义以正其俗。我者皆正,则群小自帖。是谓不威之威,世道之责,非执事诸老谁耶?不具。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世宗嘉靖登极,敕召林俊为工部尚书。六月,王阳明赴内召,寻止之,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遂疏乞便道省葬。九月,王阳明归浙江余姚省祖茔。此时王阳明去信工部尚书林俊,信中赞扬林俊具渊博之学,俊伟之才,正大之气,忠贞之节。回忆其少年寓京师与林俊相识,又与林俊弟林僖相往复,其时固已熟闻习见,心悦而诚服矣。而对自己区区一时侥幸之功,连年屈辱之志,乃蒙林俊为之申理,诱掖过情,而褒赏踰分,又特遣人驰报慰谕。非常感激!对林俊平日与人为善之素心,大公无我之盛节深表敬佩!此书信《与林见素》(见《王阳明全集》三册第一一一四页)全文录下:

与林见素

执事孝友之行,渊博之学,俊伟之才,正大之气,忠贞之节,某自弱冠从家君于京师,幸接比邻,又获与令弟相往复,其时固已熟闻习见,心悦而诚服矣。第以薄劣之资,未敢数数有请。其后执事德益盛,望益隆,功业益显,地益远,某企仰益切,虽欲忘其薄劣,一至君子之庭,以濡咳唾之余,又益不可得矣。执事中遭谗嫉,退处丘园,天下之士,凡有知识,莫不为之扼腕不平,思一致其勤惓。而况某素切向慕者,当如何为心?顾终岁奔走于山夷海僚之区,力不任重,日不暇给,无由一申起居,徒时时于交游士夫间,窃执事之动履消息。皆以为人不堪其忧愤,而执事处之恬然,从容礼乐之间,与平居无异。易所谓“时困而德辨,身退而道亨”,于执事见之矣。圣天子维新政化,复起执事,寄之股肱,诚以慰天下之望。此盖宗社生民之庆,不独知游之幸,善类之光而已也。

正欲作一书,略序其前后倾企纡郁未伸之怀,并致其欢欣庆忭之意,值时归省老亲,冗病交集,尚尔未能。而区区一时侥幸之功,连年屈辱之志,乃蒙为之申理,诱掖过情,而褒赏踰分,又特遣人驰报慰谕。此固执事平日与人为善之素心,大公无我之盛节,顾浅陋卑劣,其将何以承之乎!感激惶悚,莫知攸措。使还,冗剧草草,略布下悃。至于恩命之不敢当,厚德之未能谢者,尚容专人特启。不具。

林僖,字待受,莆田联桂坊(今荔城区凤山社区东大路)人。祖父林宗,兄林俊、林侃。弘治八年(1495),其与兄林侃同登福建乡试宋元翰榜举人。历元和县、长洲县(原均属苏州府,今属江苏省。长洲县,后改名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学教谕,祀名宦。正德八年(1513),升寿州(今属安徽)知州,文徵明作《丘壑高闲图》,庆师僖升知州。沈周为僖赋《庐山高》诗。僖性严政肃,崇儒爱士。正德十年(1515),知州林僖大修寿州孔庙明伦堂、尊经阁、进德斋、修业斋、育才斋、师生居所、饮食之所、牌坊等。使明代寿州孔庙的规模基本确定。自是,寿州仕学彬彬有闻矣。寻以剧疾解任,士人至今怀之。(吴国柱)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世宗嘉靖登极,敕召七十岁的林俊为工部尚书。六月,王阳明赴内召,寻止之,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遂疏乞便道省葬。九月,王阳明归余姚省祖茔。十月二日,王阳明封新建伯。林俊于正德十六年(1521)十月至十二月间在莆田作《复阳明》书信一封,信中提到自己七十岁敕召为工部尚书,近传好友王阳明已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封新建伯。

  复阳明

  辱书惠兼承趋召之教,圣明在位,可谓千载一时矣。缀皋夔(指明臣)以赞唐虞(指明君)之治,少知用世者身先之,某敢后乎哉!桑榆景暮,班行无更七十之老;石老一二外,无更相识之人。精力久衰,经济素乏,何以副上知塞人责哉。乡康懿公(陈俊)六十九,翁司徒(翁世资)公六十八。某径速其归,在惠安公(彭韶)六十四时也。尽人固尽已哉!近传执事以左辖召,虚殊爵以须后封,高奇之绩,乃今显白,载诏书播华夷,而传之来世。掀揭柄人何在哉?公固天所与也。幸颛其行,副侧席治道至意。某大义当决辞,三疏录侣。前数日有书,想未由杭致也。不具。

  嘉靖元年(1522)正月初四,林俊始赴召。二月十二日,好友王阳明父王华年七十,疾且革。时朝廷推论征藩之功,进封王阳明父王华新建伯,追赠其祖父王天叙、曾祖王世杰新建伯。林俊于嘉靖元年(1522)正月初四,始赴召。正月底至二月上旬间作《寄阳明》书信一封,信中赞扬好友王阳明道足济美,学足开来;文足追古人,忠足以落奸贼。擒叛王朱宸濠,又得圣明新天子嘉靖帝,阳明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封新建伯。特进光禄大夫柱国。

  寄阳明

  执事道足济美,学足开来;文足追古人,忠足以落奸贼。擒叛王(朱宸濠),又得圣明新天子(世宗嘉靖皇帝)为之伸雪,以大取封拜(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封新建伯。特进光禄大夫柱国。)。试思之古今有是耶?下风谨低拜矣。区区老以病,道建溪,痰嗽二十余日,形体为之瘦尽,过江尚有辞疏。道此不一会,不拜尊翁(王华)老先生床下,何心?幸谅幸谅!蔡我斋(蔡希渊)又过家,故性犹在也。一笑。

  嘉靖二年(1523),刑部尚书林俊乞致仕,连上八疏方得允,七月二十二日,加太子太保致仕。归途经钱塘,渡江来访挚友王阳明,阳明先生于是年十一月趋迎于萧山,宿浮峰寺。两人相对感慨时事,慰从行诸友,及时勉学,无负初志。(参见《王阳明全集》四册第一四二二页·卷三十五年谱三·嘉靖二年条目)

  注:《王阳明全集》四册第一四二二页年谱三载:“(嘉靖二年)十有一月,至萧山。见素林公自都御史(都御史有误,实此年官刑部尚书)致政归,道钱塘,渡江来访,先生(王阳明)趋迎于萧山,宿浮峰寺。……”

  (二)王阳明与林富

  林富(1475—1540)字守仁,一字年富,号省吾。兴化府莆田城关赤柱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赤柱巷)人。弘治十五年(1502)登进士第,授大理寺评事。正德元年(1506)十二月,忤逆谨,下诏狱,谪潮阳县丞。复以大理事文致罢官,仍罚米百石。瑾诛,起袁州府同知,正德七年(1512)升宁波知府。丁外艰,服阕,补处州知府。正德十二年(1517)以浙江孝丰讨叛功赏银。嘉靖元年(1522)升广西右参政。嘉靖二年(1523)升广东右布政。寻调广西,善施政,转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七年(1528)七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等处地方。嘉靖八年(1529)正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王守仁巡抚两广地方提督军务,平息了广州、会宁等地叛乱。出任两广巡抚期间,写下的两篇关于南海珍珠的奏疏《乞罢采珠疏》和《乞撒看守珠池内官疏》,成为中国珍珠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嘉靖十一年(1532)以母老身病致仕,归。嘉靖十九年(1540)正月十四日卒,享年六十六。墓在兴化府莆田县文赋里石门山(今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后角石门山)。

  正德元年(1506)十二月,武选郎王阳明以上疏忤逆瑾下锦衣狱,此时大理寺评事林富触时讳也下锦衣狱,两人在狱中患难与共,“相与讲《易》于桎梏之间者弥月,盖昼夜不怠,忘其身之为拘囚也”。两人结为知己。

  林富作《狱中与王阳明讲〈易〉》诗录下:

  狱中与王阳明讲《易》

  浮云何黯澹,凄风生暮寒。微臣雕朽质,岂敢惜摧残。

  守法奉明主,时乖良独难。诏书忽下来,械击天牢间。

  天牢相晓暮,寤寐摧心肝。同患有俦侣,幸接心所欢。

  王通揽名理,讲《易》夜深阑。夜阑忽有得,明明寸心丹。

  且保泡沫命,旋当叩天阍。庶几浮云天,恍惚见天颜。

  王阳明作《狱中诗十四首》之《别友狱中》录下:

  别友狱中

  居常念朋旧,簿领成阔绝。

  嗟我二三友,胡然此簪盍!

  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

  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

  所恨精诚眇,尚口徒自蹶。

  天王本明圣,旋已但中热。

  行藏未可期,明当与君别。

  愿言无诡随,努力从前哲!

  嘉靖七年(1528)七月初六日,兼理巡抚两广王守仁上疏《边方缺官荐才赞理疏》(见《王阳明全集》二册第五五二页)云:“迩者思恩,田州之变,诸夷感慕圣化,悔罪求生。已蒙浩荡之仁,宥纳而抚全之,地方亦即宁定矣。但凋弊之余,必须得人以时绥缉。况两府设立流官衙门及修筑城池营堡等项,百务并举,若无专官夙夜经理催督,则事无统纪,功难责成。已经臣等具题,乞将右布政林富等升职留抚,随蒙将林富升任去讫。又经臣等仍乞推选相应官员替任,俱未奉明旨。

  臣看得今岁例当朝觐,各该掌印官员不久皆将赴京,而广西布、按二司等官适多迁转去任者:右布政林富升郧阳副都御史……”

  嘉靖七年(1508)七月初十日,兼理巡抚两广王守仁上疏《八寨断藤峡捷音疏七年七月初十日》(见《王阳明全集》二册五六五页)云:“……及照留抚思、田右布政林富,已闻都御史之擢,而忠义激发,犹且不计体面,必欲督兵入巢,破贼而后出。是尤人所难能。……”

  嘉靖七年(1528)十月初十日,兼理巡抚两广王守仁上疏《乞恩暂容回籍就医养病疏七年十月初十日》,不待报而遽行,且行且候命。十月廿五日,踰梅岭至江西南安。病势危亟。十月二十九日辰时逝于青龙港舟中。王守仁当于嘉靖七年(1528)十月上旬作《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戊子》(见《王阳明全集》三册第九七四至九七五页),序中提到其上疏举荐林富乞加都宪职,委之重权,以留抚于兹土,疏去未踰月,而巡抚郧阳之命果下矣。其赞扬林富“古所谓讬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者,省吾有焉”。其回忆正德初年底,在锦衣狱中与林富相与讲《易》于桎梏之间者弥月事。其提到两人在公事之余,相与订旧闻而考新得。王阳明自近年偶有见于良知之学,遂见以告于林富之事。王阳明大加赞赏林富“省吾忠信仁厚之质,得之于天者既与人殊,而其好学之心,又能老而不倦若此,其德之日以新而业之日以广也,何疑乎!”可见两位知己友情深厚。此序文录下:

  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戊子

  嘉靖丁亥冬,守仁奉命视师思、田,省吾林君以广西右辖,实与有司。既思、田来格,谋所以缉绥之道,咸以为非得宽厚仁恕,德威素为诸夷所信服者,父临而母鞠之,殆未可以强力诡计劫制于一时而能久于无变者也,则莫有踰于省吾者。遂以省吾之名上请,乞加宪职,委之重权,以留抚于兹土,盖一年二年而化洽心革,朝廷永可以无一方顾也乎!则又以为圣天子方侧席励精,求卓越之才,须更化善治,则如省吾之成德夙望,大臣且交章论荐,或者请未及上,而先已有隆委峻擢,恐未肯为区区两府之遗黎,淹岁月而借之以重也。疏去未踰月,而巡抚郧阳之命果下矣。当是时,八寨之瑶积祸千里且数十年,方议进兵讨罪,省吾将率思、田报效之民以先之。报闻,众咸为省吾贺,且谓得免兵革驱驰之劳也。省吾曰:“不然。当事而中辍之,仁者忍之乎?遇难而苟避之,义者为之乎?吾既身任其责,幸有改命,而亟去之,以为吾心,吾能如是哉?”遂弗停驱而往。冒暑雨,犯瘴毒,乘危破险,竟成八寨之伐而出。

  嗟乎!今世士夫计逐功名甚于市井刀锥之较,稍有患害可相连及,辄设机阱,立党援,以巧脱幸免。一不遂其私,瞋目攘臂以相抵捍钩摘,公然为之,曾不以为耻,而人亦莫有非之者。盖士风之衰薄,至于此而亦极矣!而省吾所存,独与时俗相反若是,古所谓讬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者,省吾有焉。

  正德初,某以武选郎抵逆瑾,逮锦衣狱,而省吾亦以大理评触时讳在系,相与讲易于桎梏之间者弥月,盖昼夜不怠,忘其身之为拘囚也。至是别已余二十年,而始复会于此。省吾貌益充,气益粹,议论益平实,而其孜孜讲学之心,则固如昔加恳切焉。公事之余,相与订旧闻而考新得。予自近年偶有见于良知之学,遂具以告于省吾。而省吾闻之,沛然若決江河,可谓平生之一快,无负于二十年之别也矣!今夫天下之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薄,由于学术之不明;学术之不明,由于无豪杰之士者为之倡焉耳。省吾忠信仁厚之质,得之于天者既与人殊,而其好学之心,又能老而不倦若此,其德之日以新而业之日以广也,何疑乎!自此而明学术,变士风,以成天下治,将不自省吾为之倡也乎!于省吾之别,庸书此以致切劘之意。若夫期望于声位之间,而系情于去留之际,是奚足为省吾道之哉!

林应骢像

  (三)王阳明与林应骢

  林应骢(1488—1540)字汝桓,号次锋。莆田城关前埭(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东里巷)人。父林堪。弘治元年(1488)七月十九日生。正德十一年(1516)福建乡试第三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舒芬榜二甲第60名进士。授行人,转户部主事。嘉靖初,尚书孙交核各官庄田,涉及内宦,嘉靖帝以其数稍参差,下旨诘问,其疏言:“臣司检视,即有误,当罪臣。尚书总领部事,安能遍阅。今旬日间,户、工二尚书相继令对状,非尊贤优老之意。”疏入,世宗谓“妄言奏扰”,夺俸两月。后升员外郎,嘉靖三年(1524)论救御史朱淛、马明衡(两人均莆田人)下诏狱,谪贬为徐闻县(今属广东)县丞,筹俸修建名宦、乡贤两祠。嘉靖四年(1525)五月有凤鸟聚于县东岭,群鸟数千相随集结10多天,林应骢以为祥兆,作《凤来仪》一文,并建“凤来坊”详记其事。是年秋,王阳明为其诗《梦槎奇游集》作序。嘉靖五年升顺德县(今属广东佛山)知县,兴县学。后以不顺从霍韬,受排斥,落职罢归。嘉靖十九年十一月廿四日卒,先于其父卒。《白鹿洞书院古志》录其诗《游白鹿洞》一首,著有《梦槎奇游集》二卷。《明史》有传。

  嘉靖三年(1524)秋,王阳明在浙江绍兴。好友林应骢寄来二诗,阳明先生次其韵复作二诗寄别。《王阳明全集》三册第八六六页载王阳明作《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诗录下:

  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

  断云微日半晴阴,何处高梧有凤鸣?星汉浮槎先入梦,海天波浪不须惊。

  鲁郊已自非常典,膰肉宁为脱冕行。试向沧浪歌一曲,未云不是九韶声。

  尧舜人人学可齐,昔贤斯语岂无稽?君今一日真千里,我亦当年苦旧迷。

  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只是阶梯。山中尽有闲风月,何日扁舟更越溪?

  嘉靖四年(1525)秋,王阳明在浙江绍兴。时任绍兴知府王大吉向其师阳明先生呈示士友林应骢诗集《梦槎奇游集》二卷,阳明先生读之终篇,叹曰:“君知学者也,志于道德者也,则将以求自快其心者也。”欣然为之作诗序。序中提到阳明先生闻林应骢之名盖久,今年夏,闻君以直言被谪,真为文章气节者。又逾月,林应骢取道钱塘,则以书来道其相爱念之厚,病不能一往为恨,且惓惓以闻道为急,问学为事。王阳明亦以病不及与君一面,感君好学之笃,因论君子之所以为学者以为君赠。王阳明《题梦槎奇游诗卷乙酉》(见《王阳明全集》三册第一○一八页至一○一九页)录下:

  题梦槎奇游诗卷  乙酉

  君子之学,求尽吾心焉尔。故其事亲也,求尽吾心之孝,而非以为孝也;事君也,求尽吾心之忠,而非以为忠也。是故夙兴夜寐,非以为勤也;剸繁理剧,非以为能也;嫉邪祛蠹,非以为刚也;规切谏诤,非以为直也;临难死义,非以为节也。吾心有不尽焉,是谓自欺其心,心尽而后,吾之心始自以为快也。惟夫求以自快吾心,故凡富贵贫贱、忧戚患难之来,莫非吾所以致知求快之地。苟富贵贫贱、忧戚患难而莫非吾致知求快之地,则亦宁有所谓富贵贫贱、忧戚患难者足以动其中哉?世之人徒知君子之于富贵贫贱、忧戚患难无入而不自得也,而皆以为独能人之所不可及,不知君子之求以自快其心而已矣。

  林君汝桓之名,吾闻之盖久,然皆以为聪明特达者也,文章气节者也。今年夏,闻君以直言被谪,果信其为文章气节者矣。又踰月,君取道钱塘,则以书来道其相爱念之厚,病不能一往为恨,且惓惓以闻道为急,问学为事。呜呼!君盖知学者也,志于道德者也,宁可专以文章气节称之!已而郡守南君元善示予以《梦槎奇游》卷,盖京师士友赠之南行者。予读之终篇,叹曰:君知学者也,志于道德者也,则将以求自快其心者也。则其奔走于郡县之末也,犹其从容于部署之间也,则将地官郎之议国事,未尝以为抗,而徐闻丞之亲民务,未尝以为琐也;则梦槎未尝以为异,而南游未尝以为奇也。君子乐道人之善,则张大而从谀之,是固赠行者之心乎?予亦以病不及与君一面,感君好学之笃,因论君子之所以为学者以为君赠。

  二、王阳明与莆田弟子

  (一)王阳明与马明衡 附其父马思聪

  马明衡(1491—1557),字子莘,号师山。兴化府莆田县黄石塘尾(今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人。马思聪次子。王阳明弟子。正德八年(1513)举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除南京太常博士。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其父南京户部主事马思聪殉节于宁王朱宸濠之难。父丧服阕,起复原职。嘉靖三年(1524)春,迁山东道监察御史,适大礼议兴,上疏谏言帝隆大礼于所生而辍成典于昭望,情文相违,谗言易生,适以开两宫之隙而滋臣民之疑,嘉靖帝大怒,逮下镇抚司拷讯。陈逅、季本、林应璁等同僚上疏论救,皆诏下狱,卒罢黜马明衡为民。此后廷臣虽多有论荐,不复召用。马明衡归乡之后以读书为事,时与朱淛、王凤灵、顾阳和、林大辂、林云同相过从,暇则杖屦游览山水,摹写景光。嘉靖三十六年(1557)二月十四日,其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七。詹仰庇撰《明文林郎、山东道监察御史师山马公墓志铭》,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其居家三十余年,所著有《尚书疑义》六卷、《礼记集解》《春秋见存》《周礼通义》等书,《尚书疑义》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二。其余著作均已散佚。《明史》有传。

  生员马明衡于正德七年(1512)以前受业于王守仁。正德七年,王阳明《与湛甘泉》信中提及“子莘极美质,于吾两人却未能深信”,可知马明衡对于阳明学也经历了一段自怀疑至信奉的过程。(参见《莆田马氏三代集》第3页马明衡简介)

  正德九年(1514),王阳明在滁州,四月,升南京鸿胪寺卿。五月,至南京到任。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在王阳明任南京鸿胪寺卿期间,徐爱、陆澄、薛侃、马明衡、林达、陈杰等同聚王阳明师门,日夕渍砺不懈。(参见《王阳明全集》四册第一三六四页·卷三十三年谱一·正德九年五月条目)王阳明著、叶圣陶点校《传习录》上卷陆澄、薛侃所录语录部分中,亦有马明衡问学的记录。《传习录》上卷陆澄录(见第三十九页)录下: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传习录》上卷薛侃录(第九十六页)录下:

  马子莘问:“‘修道之教’,旧说谓圣人品节吾性之固有,以为法于天下,若礼、乐刑、政之属,此意如何?”

  先生曰:“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若如先儒之说,下面由教入道的,缘何舍了圣人礼、乐、刑、政之教,别说出一段戒慎恐惧工夫?却是圣人之教为虚设矣。”

  子莘请问。

  先生曰:“子思性、道、教,皆从本原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修道是诚之者事,所谓‘自明诚谓之教’也。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个道,则道便是个教。此‘教’字与‘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之‘教’同。‘修道’字与‘修道以仁’同。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下面‘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

  正德十四年(1519),王阳明答弟子湛若水(号甘泉)信中提到其有《答子莘书》,具悉造诣用功之详。惜《王阳明全集》没有收录《答子莘书》,现将王阳明《答甘泉己卯》(见《王阳明文集》一册第一九四页·卷四文录一)摘录:“旬日前,杨仕德人来,领手教及《答子莘书》,具悉造诣用功之详。喜躍何可言!盖自是而吾党之学归一矣。此某之幸!后学之幸也!……”

  嘉靖二年(1523)二月,王阳明在浙江绍兴。《王阳明全集》四册第一四二○页·卷三十五年谱三·嘉靖二年二月条目载:“邹守益、薛侃、黄宗明、马明衡、王艮等侍,……”说明马明衡此时在绍兴侍学于阳明先生。王阳明著、叶圣陶点校《传习录》下卷钱德洪录(第二五二至二五三页)录下:

  薛尚谦(薛侃)、邹谦之(邹守益)、马子莘(马明衡)、王汝止(王艮)侍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以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众;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儒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力。

  先生曰:“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处,诸君俱未道及耳。”

  诸友请问。

  先生曰:“我在南都已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尚谦出曰:“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

  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连得弟子马明衡所寄书信,诚慰倾渴!于是复信《与马子莘丁亥》,王阳明在信中提到其缔观来书,见马明衡字画文彩皆有加于畴昔,根本盛而枝叶茂,理固宜然。劝马明衡当用力于良知之学。阳明先生还提到莆中故多贤,今有马明衡、陈杰、林达等同门弟子相与切磋砥砺。在信末,阳明先生表达非常想念弟子马明衡,“想念虽切,无因面会一罄此怀,临书惘惘!不尽。”王阳明《与马子莘丁亥》(见《王阳明全集》一册第二四二至二四三页)录下:

  与马子莘 丁亥

  连得所寄书,诚慰倾渴!缔观来书,其字画文彩皆有加于畴昔,根本盛而枝叶茂,理固宜然。然草木之花,千叶者无实,其花繁者,其实鲜矣。迩来子莘之志,得无微有所溺乎?是亦不可以不省也!良知之说,往时亦尝备讲,不审迩来能益莹徹否?明道云:“吾学虽有所受,然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认出来。”良知即是天理。体认者,实有诸己之谓耳,非若世之想像讲说者之为也。近时同志,莫不知以良知为说,然亦未见有能实体认之者,是以尚未免于疑惑。盖有谓良知不足以尽天下之理,而必假于穷索以增益之者。又以为徒致良知未必能合于天理,须以良知讲求其所谓天理者,而执之以为一定之则,然后可以率由而无弊。是其为说,非实加体认之功而真有以见夫良知者,则亦莫能辩其言之似是而非也。莆中故多贤,国英(陈杰)及志道(林达)二三同志之外,相与切磋砥砺者,亦复几人?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外良知以求知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为学者,异端之学矣。道丧千载,良知之学久为赘疣,今之友朋知以此事日相讲求者,殆空谷之足音欤!想念虽切,无因面会一罄此怀,临书惘惘!不尽。

  嘉靖七年(1528)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青龙港舟中。嘉靖八年(1529),弟子钱德洪闻讣,正月三日成丧于广信,讣告同门。二月庚午,丧至绍兴。四日,子弟门人奠枢中堂,遂饰丧纪,妇人哭门内,孝子正宪携弟正億与亲族子弟哭门外,门人哭幕外,朝夕设奠如仪。每日门人来吊者百余人,有自初丧至卒葬不归者。十一月十一日,葬阳明先生于绍兴洪溪之高村。会葬者千余人(其中有莆人时任浙江按察司佥事林茂竹、绍兴知府洪珠及王阳明莆田门人马明衡、蓝渠等),麻衣衰屦,扶柩而哭。四方来观者莫不交涕。

  弟子马明衡闻讣,悲痛哭泣,双泪纵横。作《哭阳明先生》(见《莆田马氏三代集》第三九页)诗以哀悼,此首诗录下:

  哭阳明先生

  不见河汾久,今为执绋行。帆经严子濑,剑挂越王城。

  海岳回真气,朝廷仗老成。封章豺虎避,节钺鬼神惊。

  羽翼惟先达,渊源启后生。中台云里折,孤柱雪中倾。

  钟鼎还鸣世,文章失主盟。及门多少士,双泪独纵横。

  附:王阳明于正德十四年(1519)八月二十五日上疏《处置从逆官员疏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见《王阳明全集》二册第四六一至四六二页)中详述南京户部主事马思聪殉节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的宁王朱宸濠之难。

  《处置从逆官员疏》载:“……本年八月二十三日,会集知府伍文定等将各事情逐一研审,得布政梁宸等各执称:本年六月十三日,宁王生日,延待各官酒席,次日进府谢酒,不期宁王谋逆,喝令官校多人将前各官并先存后监。故户部公差主事马思聪,参议黄宏,原任参议今升陕西参政杨学礼等,俱各背绑要杀。当将孙都御史、许副使押出斩首,其余各官俱杻镣发仪卫司等处监禁。王纶留府用事,知府郑瓛先被宁王诬奏见监,按察司瑞州府知府宋以万缘事在省,本日俱拿监仪卫司,差人将各衙门印信搜夺入府。后参议黄宏,主事马思聪各不食,相继在监身故。……”

  明代嘉靖朝监察御史邓显麒上疏《正祀典疏》(见《莆田马氏三代集》第九九页)载:“……马思聪仅有都御史王守仁祭文一篇,亦自谓与其子有门生之雅,其意亦非至公……”据此可知马思聪忠节殉烈时,都御史王阳明撰文祭奠。惜《王阳明全集》与《莆田马氏三代集》均缺录,实为一憾事也。

  《明史》本传马思聪:“马思聪(1462—1519),字懋闻,莆田人。弘治末举进士。为象山知县,复二十六渠,溉田万顷,累迁南京户部主事。督粮江西,驻安仁。值宸濠反,被执系狱,不屈,绝食六日死。世宗立,赠思聪光禄少卿,并配享旌忠祠。”

  (二)王阳明与陈杰

  陈杰,字国英,号万严。兴化府莆田刘桥巷人。王阳明弟子。弘治十七年(1504)举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正德四年至七年授景陵县(今属湖北)知县。擢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满考,乞归养父。卒年五十有六。督学潘璜题其墓曰“孝廉先生”。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柯维骐曾作《南京湖广道御史陈杰传》。

  正德九年(1514)五月至正德十一年(1516)八月,王阳明任南京鸿胪寺卿期间,徐爱、陆澄、薛侃、马明衡、林达、陈杰等同聚王阳明师门,虚心问学。王阳明著、叶圣陶点校《传习录》上卷薛侃录(见第八十二页)有陈杰问学的纪录。陈杰问学录下:

  国英问:“曾子三省虽切,恐是未闻一贯时工夫?”

  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此恐未尽。”

  正德十五年(1520),几年不见弟子陈杰的王阳明去信《与陈国英》(见《王阳明全集》一册第一九七页),信中提到彼此虽然较少书信往来,而对方的消息动静时时及闻。称陈杰“天资笃厚,加以静养日久,其所造当必大异于畴昔”。劝陈杰“凡人之学,不日进者必日退”。《与陈国英》信录下:

  与陈国英 庚辰

  别久矣。虽彼此音问阔疏,而消息动静时时及闻。国英天资笃厚,加以静养日久,其所造当必大异于畴昔,惜无因一面叩之耳。凡人之学,不日进必日退。譬诸草木,生意日滋,则日益畅茂;苟生意日息,则亦日就衰落矣。国英之于此学,且十余年矣,其日益畅茂者乎?其日就衰落者乎?君子之学,非有同志之友日相规切,则亦易以悠悠度日,而无有乎激励警发之益。山中友朋,亦有以此学日相讲求者乎?孔子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而况于吾侪乎哉?

  (三)王阳明与林达

  林达,字志道,号愧吾。兴化府莆田城关柴行巷(今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人。刑部尚书林俊长子。王阳明弟子。正德八年(1513)举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南京兵部主事、南京兵部郎中。嘉靖登极,正德十六年(1521)十二月,以逆濠之变,有征兵防御及赞画功劳升俸一级。转南京吏部考功郎中。疏归养病。其工篆隶,能诗文。著有《自考集》、《继莆阳文献》、《名山藏》。《明史》有传。

  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四册第一三六二页·卷三十三年谱一·正德七年条目载:“(正德)七年壬申,先生四十一岁,在京师。三月,升考功清吏司郎中。按:同志考,是年穆孔日军、顾应祥、郑一初、方献科、王道、溧榖、万潮、陈鼎、唐鹏、路迎、孙瑚、魏廷霖、萧鸣凤、林达、陈洸及黄绾、应良、朱节、蔡宗兖、徐爱同受业。”说明林达于正德七年(1512)已受业于王阳明,成为阳明先生弟子。

  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去信莆田弟子马明衡《与马子莘丁亥》,信中提到莆中故多贤,今有马明衡、陈杰及林达同志相与切磋阳明心学。

  (四)王阳明与林学道

  林学道,字致之,号立斋。兴化府莆田城南杭头村人。少苦志力学,既入庠,从泉南祭酒蔡清游,复之江西,从王阳明订良知之说,为王阳明弟子。其后游学苏州各地,有佥事某延之为师,既抵门,闻其居忧宴会,曰:“此非吾徒也。”遂不入。督学邵锐选取闽士于会城书院,分经择师,学道与焉。户部尚书马森乃出其门下。后御史聂豹又命为该书院会讲。嘉靖十年(1531),督学潘潢试优超贡,授都昌(今属江西)训导。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王阳明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请林学道讲学于濂溪书院。后江西督学徐阶命主白鹿洞教事。无何,丁祖母忧。服阕,补山东定陶,与诸生讲解经义,定陶士大夫亦执经往听。任满,升无为州学正。嘉靖二十五年(1546),以疾乞致仕。卒年七十。学者私谥曰“贞修先生”。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其著有《原教录》二卷。

  (五)王阳明与蓝渠

  蓝渠,字志张,号惧斋。兴化府莆田县后塘人。王阳明弟子。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任随州(今属湖北)知州,清刑狱,裁冗费,剪强豪,植孤弱,随民肖像祀之。嘉靖二年(1523),调廉州府钦州(今属广西)知州。勤于政事,风纪凛然;革除陋习,兴利除弊;决狱公平,吏民畏怀,民皆德之;造福于民,不徇私情;政绩卓然,立善政碑。官终南京兵部郎中。程煇撰王阳明病逝葬礼之《丧纪》,称参加葬礼的多达数千人,门人名单内有员外郎蓝渠。(见《王阳明全集》四册第一六一二页)

  三、 王阳明与莆田生员陈大章

  嘉靖七年(1528)六月,兼理巡抚两广王阳明兴南宁学校。王阳明举荐莆田生员陈大章于南宁府学讲习仪文节度,教化礼仪。《王阳明全集》四册第一四五五页·卷三十五年谱三·嘉靖七年六月条目载:“又牌谕曰:‘照得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冠婚丧祭,固宜家喻而户晓者。今皆废而不讲,欲求风俗之美,其可得乎?况兹边方远郡,土夷错杂,顽梗成风,有司徒具刑驱势迫,是谓以火济火,何益于治?若教之以礼,庶几所谓小人学道则易使矣。福建莆田生员陈大章,前来南宁游学,叩以冠婚乡射诸仪,颇能通晓。近来各学诸生,类多束书高阁,饱食嬉游,散漫度日。岂若使与此生朝夕讲习于仪文节度之间,亦足以收其放心,固其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不犹愈于博弈之为贤乎?仰南宁府官吏即使馆榖陈生于学舍,于各学诸生之中,选取有志习礼及年少质美者,相与讲解演习。自此诸生得于观感兴起,砥砺切磋,修之于其家,而被于里巷,达于乡村;则边徼之地,遂化为邹鲁之乡,亦不难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诗须学古,脱俗去陈言。 王阳明,本命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生于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明宪宗朱见深1447-...
    弘农笑阅读 2,031评论 0 3
  • 今天与友人说起了王阳明,我也来了兴致,便整理以下文章,略有点长,感兴趣可以看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
    钟东妃子笑阅读 686评论 0 1
  •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
    英天阅读 658评论 0 1
  • 第一幕: 时间:正德元年(1506年) 地点:京城翰林院 人物:湛若水、王阳明、刘存业(东莞人,翰林院任编修) 刘...
    大心学阅读 948评论 0 0
  • 文/江山妖饶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可与孔夫子比肩的三不朽圣人,他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人们说的“两个半完人...
    江山妖饶阅读 2,510评论 9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