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答聂文蔚》第二十一天

2017.8.10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这一章我们发现,只有先生的回信而没有学生的来信。阳明先生这节一开头就说“得书,见近来所学之骤进,喜慰不可言”。“言为心声”,人的言语往往也是我们修身的表现。为什么有些人一开口,我们表示惊为天人?就是因为人家修身的境界高,所表达的东西自然是普通人不能相比较的。对普通人来说,如果这一生能知道“修身”这两个字就不错了,大部分人都是在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得过且过,大概都没想一想此生来人间走一遭的目的。

我读《传习录》,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懵懂间,不知所云,一是文言功底差,再就是自身的修为低,读了先生的文章不能明白先生所要表达的意思。非得看了译文再看原文,才能大体了解这段话的意思。当然,译文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对的,还是需要自己思考的。每天读书的时间比较少,读来读去还是囫囵吞枣的时候多。

下面又提到“勿忘勿助”,阳明先生只强调“必有事焉”,事情不亲自去做,不亲自经历,你永远不知道做这件事或者经历这件事的感受。就像疾病、灾难发生在别人身上,你再痛心疾首,也是无关自己的痛痒。就像那些晕血晕针的,在自己看来很不起眼的事,有什么可怕的?但晕血晕针的就是紧张以至于晕倒,这就是我们不能体会的心理。先生说一定不能空谈,一定要落到“事”上,这样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