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记:俗世奇人

薄册子半日书,一百多页写了18个人物,按冯骥才先生自述,原名《市井人物》,感觉比俗世奇人贴切些。或者也可叫《民国天津小影》、《旧时天津一瞥》

字大而疏,还插了好些清末民初的风俗石印画,好陶冶情操的名士闲书作派 ~

----------------

--苏七块:说规矩的守和破。一句话悬念结尾,引读者随着华大夫琢磨,要是华大夫不偷偷借银元给张四,苏大夫自己有什么善心而又不坏规矩的法子? 但也可能仅仅是苏大夫市侩找补的下台阶说辞,嘿 ~ 【立住了】再扔个扣子

--刷子李:匠人自立的规矩显示手艺水准,结尾没转折,小扣分。【立住了】

--酒婆:穷苦人喝的冲酒“炮打灯”,酒缸铺子老板好心办坏事,只有一幕的悲剧 【崴了】

--死鸟:不稀奇,戏谑的八哥学实话段子,铺垫还挺瓷实 【崴了】

--张大力:急转弯的微博段子 【立住了】

--冯五爷:开饭馆找错厨子了,两到三幕的剧,搁小品是三分钟,相声里返场用还得加个包袱 【崴了】,咋这倒霉!

--蓝眼:或者我有点阅历了,或者听王玥波评书有点长进,这古玩字画打眼的故事似曾相识,没看出希奇来 【崴了】,没露脸的那位【立住了】

--好嘴杨巴:一种临场巴结案例。【立住了】

--蔡二少爷:从败家当当到京津异地倒卖。【立住了】

--背头杨:一个旧俗语的来历,民初马子盖什么的。【崴了】之后平息了

--认牙:专业牙医,看牙不看人 【立住了】

--青云楼主:字画文人涉外宣传失败事件 【崴了】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小品短剧,大锅伙、混混头儿李金鳌形象塑造。【立住了】江湖救急,耍坏拆借,有的帐平了,是正剧,义结金兰

--泥人张:又一个旧俗语的来历,匠人手艺展现。【立住了】

--绝盗:明火执仗撬锁搬家,欺负生面,是蜂麻燕雀的流亚,江湖伎俩。【崴了】

--小达子:小贼遇高手,一幕而过 【崴了】

--大回:钓鱼能耐铺垫好多,钓鱼钓王八钓三根红绳的鲤鱼,最后嘎然,“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崴了】

--刘道元活出殡:混混分文武。这么像相声段子啊,呵呵 【立住了】

----------------

18个人物段子,【立住了】10个,【崴了】8个,天津本乡本土的老人看着更有意思吧。

特色还是文字味道和旧时人物风情了,呃,稍稍遗憾的是,因这“奇人”的招牌,有了《技击余闻》的打底预期,看下来略嫌不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冯骥才/著 《俗世奇人》是作家冯骥才一部描写天津卫清末民初奇人异士的集合,它收录了十七篇短篇小说。每篇文字极其精短...
    14广告冯斯佳阅读 3,933评论 0 1
  • 我是最后才点开那个视频的。 雨一直下,天气阴沉湿闷,载着他棺杶的车却很好看。车顶满着百合花,车身上黏的是满天星。 ...
    顾弋__阅读 3,233评论 0 0
  • 在爱里,谁不曾卑微 在恨里,谁不曾带着仇恨的努力 可当有一天 猛然发现 我对生活充满了斗志 这斗志渐渐不再源于仇恨...
    熊小懒阅读 1,865评论 0 3
  • 第一次接触微信管理课程的学习,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新颖的,群里同事们参与度也很活跃,这不今天晚上就是各自学习体会的分享...
    裕公散人阅读 3,658评论 0 0
  • 冬天算是过去了。北京城不再湮没在浓厚刺鼻的雾霾中。说不再也不完全正确,雾霾还是有的,只是味道不那么呛,颜色也不那么...
    良仔lz阅读 1,6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