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详注》读书笔记55: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当挽强[一],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二],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三]。

苟能制侵陵[四],岂在多杀伤[五]。

九曲奔流笔记:

用语浅显,寄寓颇深。多成语,多议论,个人觉得文学性不是很高。

原书释义:

六章,为当时黩武而叹也。【张綖注】章意只在擒王一句,上三句皆引兴语,下四句申明不必滥杀之故。上半叠用成语,擒王则众自降,即所谓“歼厥渠魁,胁从罔治”者。杜臆:他人有前四句,必无后四句,兼此八句,方是仁者无敌之师,三代而下,谁复领此。论兵迈古风,此老盖自道也。

[一]周国策:“长兵在前,强弩在后。”苏秦传:“天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周勃传:“材官引强。”孟注“如今挽强司马。”

[二]左传: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

[三]书:“不愆于六伐七伐,乃止齐焉”,所谓杀人有限也。马援立铜柱为界,所谓列国有疆也。

[四]史记:炎帝欲侵陵诸侯。

[五]又:李陵杀伤万余人。

黄生曰:前四语,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又曰:战阵多杀伤,始自秦人,盖以首级论功,前代无是也。至出塞之举,则始于汉武帝,当时卫、霍虽屡胜,然士卒大半物故矣。明皇不恤其民,而远慕秦皇、汉武,此诗托讽良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