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胡萝卜这“胡”字就知道,这一定不是原产蔬菜。离得最近的天山,当地的维族人自称这里是胡萝卜的故乡,这里也确实盛产胡萝卜,不过细细追究起来,还是要追溯到中亚阿富汗地区。到底是啥时候来中原地区,也是众说纷纭,最早的说法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不过缺乏史料记载,不过南宋时已有胡萝卜作为药膳的确切记载,有此猜测,即便不是西汉时期,隋唐的胡汉大融合时代,胡萝卜也有很多机会来到中原。
原产的胡萝卜是一种深紫色的,还有白色和黄色的品种,而现在成为主流的红色胡萝卜,则要感谢荷兰园艺师的改良。当然中亚和天山原产区的人们还是固执的认为黄色和白色的品种更为好吃。我小时候对胡萝卜印象不是很好,因为那时出产胡萝卜的往往是比较黏的红粘土小山丘,细细且多须,还有分叉,清洗起来特别不容易,然而现在市面是多是大根浑圆的品种,反倒怀念起小时候那种有点倔强的小品种来,总觉得能在那紧实粘黏的红土生长要比在松软的黑土使出更大的力气,耗费更多的精神劲儿,于是乎凝结在其中的香味好似更加浓烈,质地更加紧密了。记得看小森林时,市子的妈妈在做奶油炖菜时,要市子特意去找雄株的胡萝卜来,理由是味道更浓烈,更适合做炖菜,那时我脑海里就浮现起那些倔强的小株还分着叉芽的胡萝卜。
后来让我对胡萝卜充满美好回忆的是每年春节,总要到舅爷家拜年,其中一个舅爷家每年总会有一道不变的前菜就是油酥胡萝卜丝,被油炸后的胡萝卜丝卷曲成一团团,伴着白砂糖,红色中闪闪晶晶亮,于孩子时的我,无疑是美味又好看的诱惑,其他菜尚且可有可无,这道菜却成为每年去舅爷家最大期盼。
胡萝卜学名甘荀(xún)又因其营养丰富,被称为小人参。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尤其是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夜盲症。“在战争之前,只有驴子才吃胡萝卜”在英国有这样的说法,二战期间粮食短缺,为了扭转大众观念,英国政府决定在胡萝卜的营养价值上做文章。当时,为了应对空袭,英国政府经常进行大范围灯火管制,一片漆黑的城市害得德军飞行员找不着北。而英国皇家空军则借助秘密研发的新型雷达,在黑暗中对德军战机实施精确打击。为保护军事机密不致外泄,英军对媒体宣称,这些士兵都吃了大量胡萝卜,才能保证绝佳的夜间视力。当时的平民百姓饱受灯火管制之苦,这一消息,对他们而言不啻为一大福音。为此,食品部还设计了卡通形象“胡萝卜医生”,进一步宣传其营养价值。政府还举办胡萝卜比赛,炮制出各种各样的胡萝卜食品,胡萝卜蛋糕、胡萝卜饼干和胡萝卜布丁都曾风行一时。
生的胡萝卜有一股特殊的土腥味,很多人也因此不喜欢吃,尤其是我小时候那种倔强的胡萝卜。但是煮熟后这种味道变淡很多。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生吃确实不如熟吃更利于营养吸收。在此也介绍两道胡萝卜的做法:
油酥胡萝卜丝
将胡萝卜洗净切极细丝,(不太建议用刨的方式处理,刨的对蔬菜的组织伤害更大,不容易保留蔬菜的纤维组织韧性,大家可以试试土豆丝,刨的就容易碎容易粘成一团,不如切的翠,为了好吃好看,大家还是练练刀工吧)
将细丝晾干水分(最好5层干,我一般头晚切好,第二天再用),不然待会下油锅会容易溅起油,胡萝卜丝也不容易卷曲成型。
大约200g油加热,大约六七层热就可以了,放入适量胡萝卜丝,看到细丝变卷曲就可以沥干油装入一个大容器中。
炸好的胡萝卜稍微凉冷再撒入白砂糖,和拌均匀,就可以装盘了。
作为一道漂亮的前菜,是很容易吸引小朋友的食欲的,尤其是不爱吃蔬菜的小孩,可以尝试用这种比较有新意的菜式吸引他们对蔬菜的兴趣。
日式奶油炖菜(素)
备料:黄油、鲜奶油、鲜牛奶、胡萝卜、白玉菇、山药/芋头/土豆、洋葱、西兰花、彩椒各一小芽、少量面粉(没有用生粉代替)
将胡萝卜、山药/芋头/土豆切滚刀大块,洋葱切厚片、西兰花去表皮茎、白玉菇洗净切段,彩椒切小块
西兰花焯水,不要太软
黄油放入锅中化开,倒入洋葱,洋葱炒香后倒入胡萝卜、山药等继续炒,看到胡萝卜、山药这些有炒透色加入彩椒翻炒1分钟后,加少量水,大约到菜的八分即可,大火煮15分钟左右
再倒入适量鲜牛奶,补充到刚才的水位即可,加入白玉菇,再小火炖15分钟左右
用大约200ml牛奶和面粉混合均匀,并倒入锅中,不要一次加入,分三次,每次都搅拌均匀,就不会形成面疙瘩了
再倒入100ml左右鲜奶油,搅拌均匀,最后放入西兰花煮开就可以了。
这样的炖菜很适合冬天享用,温暖好踏实的满足感,也可再撒上一些芝士粉或胡椒粉欧芹碎。配米饭、或者加点通心粉都是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