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不,是《长安三万里》像一堂美学课。作为一个外行人,感觉中国特有的水墨山水画风的布景,与宫崎骏色彩明艳绚丽的画面不相上下,甚至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台词也很现成,璀璨的诗歌随手拈起寥寥数句,已秒杀现代电影的长篇大论。汇聚盛唐一众文艺界一线明星,欢宴盛会,失意流落,壮志未酬,皆成诗篇。无论李仙人的天马行空,潇洒不羁;还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或者王维的清新明丽。他们向我们描绘的是个立体的情感充沛的唐朝。正如高适所说:“只要这些诗篇在,长安就在。”长安是一个意象,我们诗意浪漫的精神坐标。审美观在这一刻被涤荡,古人那含蓄而极致的浪漫,真是让我们自惭形秽。
从女性的角度来说,不是很喜欢李白,因为李白虽然有才可是办事太不靠谱,就是个地主家傻儿子和窜天猴的集合体,主打的就是个潇洒,但凡他能靠点儿谱,也不至于活得那么潦倒。我最欣赏的王维,也是万千少女心中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高冷又才华横溢,难怪被玉真公主一眼看中。高适成熟稳重,大器晚成,临危受命而后力挽狂澜的风范真是太帅了,隐隐约约看到了大圣归来的影子。
高适说起当年在胡姬酒肆里,那歌舞升平,流光溢彩的夜晚,葡萄美酒夜光杯,轻纱罗衣舞纷飞。一转眼,鲜衣怒马的才子们被贬官的,杀害的,流放的,令人扼腕,“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命运的颠沛与历史的纷乱,被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看似轻描淡写的带过,与李龟年的短暂相遇,回想起他曾经躲在岐王府的窗户下窥到的那些繁华辉煌的景象,一去不回,已物是人非,山河破碎。
一个时代落幕了。
思绪还沉浸在那个诗意的大唐,忽然看到海底捞门口乌央乌央的坐满了等待吃饭的人,商场里的每个饭店都人声鼎沸,这乱哄哄的场景,一下子有些不适应,仿佛做了一个穿越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