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陈年旧事一

1970年,随着父母支援三线建设的需要,我们被迫离开了四川来到了上海寄住在大伯家。

父母将我们送到上海后第二天,他们很快就要回湖北工作了。分别那天,我们母子依依不舍,潸然泪下。大家仿佛有种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相见的感觉…

大伯给我们兄弟分别办理了临时户口。办理了转学手续。哥哥就读于上海康乐路中学,我和弟弟同在安庆路小学就读。

大伯家住在上海老北站附近的安庆路明德里380弄37号。

根据我的回忆,安庆路明德里是被一个四方地形包围着。里面是康乐路和安庆路呈现丁字型。左边是浙江北路,前面是天目东路,后面是海宁路,右边是河南北路 。前面天目路是主干道,后面海伦路和四川北路交叉,距离四川路,南京路不远。

安庆路明德里两边都是砖雕“绞圈房”,具有上海特色建筑,顺着左手方向,就是一所明德里幼儿园,它的对面被四层楼欧式风格建筑包围。

旁边有一个拱形门洞,进入里面就是我们居住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挺拔绿叶成阴的老樟树,据老人讲大概有百年的历史了。每到秋季都会散发出扑鼻的香气,让你陶醉。夏天总有一些老人在那里休闲纳凉唠嗑。大树旁边有一口老井,据说还是前清时期留下来的。天气炎热的时候,附近居民总爱把西瓜,汽水用吊篮放到水井里冰镇。

安庆路明德里380弄1-37号是比较差的房子。我们称之为石库门建筑。门前路面都是铺满了小石子和混泥土水泥。楼栋间墙边都安装了生活公用水管 ,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都在此。每到夏天,孩子们都会来冲个凉水澡。

共用厨房不大,昏暗,白天要开灯。遇到星期天,节假日可是忙不开了,大家锅碗碰瓢盆,大勺碰锅铲,刀光剑影好不热闹。

天不亮,各家早早的生起了蜂窝煤炉,煤烟四起,烟熏缭绕整个弄堂。此时,环卫工人也开始摇着铃铛吆喝着让各家居民来倒马桶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都是如此。

后来随着37号人口的增多,各家都加盖了一些小木屋,缓解了住房紧张问题。据老辈人讲,这里大部分人都是日本侵略中国时期从外地逃难而来的。

安庆路小学在我们后面。顺着安庆路一直往前走,就是均益路的菜市场。

有一家“老字号”著名的小广东饭店,就落座在那里。我每天放学回家总会到门口看看,闻闻小混饨的扑鼻而来的味道。可是我囊中羞涩,只能作罢了…

37号居住着7户人家。一楼住的是一位董姓人家,(我奶奶的妹妹)家里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去了江西插队),还有一户家里二个儿子(大儿子去了黑龙江插队)。二楼住的住户叫大胖子她们是常熟人(上海方言大块头),三楼就是我奶奶住的地方,奶奶的邻居是一户大户人家,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当年插队去了安徽,二个儿子去了江西插队)我大伯家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去了江西插队)。

大伯一家就住在最上面一层原来晒台搭建的斜角小木房子。面积大概有6-8平方左右,他们一家四口人挤在狭小的里面,每到炎热夏天真是受不了。(冬冷夏热)

我们和奶奶四个人挤在楼下的亭子间,大概有6-8平方吧。奶奶年纪大,睡在一个1.2米铺板搭建的床上。我们就席地而睡在很干净的木地板地铺上。

夏天臭虫横行,成群结队疯狂的吸食着奶奶和我们的皮肤,晚上睡觉奇痒无比,常常半夜起来抓臭虫。弄的手上,地上,墙上都是血印子。大伯休息的时候,就将奶奶睡的床铺上的木板,拿到弄堂口用热水烫,太阳晒。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于事无补…

大伯一家人很好。大伯中等个子,人到中年微微的有点发福,眼睛大大的,他和你说话的时候,和蔼可亲,总是流露出满脸笑容。他在上海一家造纸厂工作,是一名机修工程师。每天上班很早就出去,晚上很晚才回来。(早5.30-晚20.30)大妈每天晚上都要给他准备好第二天的中午饭。

大伯他有一个业余爱好,每到休息的时候他就会带着画架和我去上海周边的田野地头,采风,收集一些水彩画素材。至今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他生前画的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大妈,个子不高,说话语数很快,上海话中夹杂着宁波话,她是地道的宁波人。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她打理。她在明德里幼儿园工作,好像带的是小班的孩子,有一次我们忘记带钥匙了,就去那所幼儿园问我大妈去拿,第一次看到了那所幼儿园里面的真实面貌。大妈带着孩子们正在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玩耍,我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多年后,大妈工作出色,担任了这所幼儿园的园长,她一直干到光荣退休 ,如今正在家里安度晚年了…

我奶奶当年60岁左右,是个老实的妇道人家。一生没有受过教育,话语不多,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身体不好,有高血压,长年吃药,人显得迟钝而木纳。爷爷去世的早,二个儿子都是他拉扯大的。我爸特孝敬他母亲,容不得别人对他母亲不好。我们在上海都是她买菜,做饭,生活起居奶奶一手在操持照顾。

我记事的时候就没有看到过爷爷。据我爸爸讲,爷爷是远洋轮船上的一名大付。在一次远洋航行途中,突发疾病,过早的离世了,时年50岁左右。遗憾的是没有等到几个后辈们的出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