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一直有很多话想跟家长说,有很多事想跟家长沟通,每次都是觉得只有一件小事,总想着下次吧,下次吧,或者干脆攒够了在家长会上一次性说吧。就这样拖着拖着就拖到了现在,拖到了拼音学习结束,拖到了我必须要跟大家说一说的时候了,最终我选择了写信这样的方式,希望这样的方式能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
想必试卷家长们都看到了,总体情况不太好,90分以上的同学14人,80分以上的15人,还有10个不及格的同学。看到孩子的成绩,相信很多家长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抓狂。原本打算星期五的晚上就写这一封信,想把一些情况说一说,以免我的学生家里出现“鸡飞狗跳”的情况,也是由于我的个人原因,周五晚上实在没有抽出时间来,希望我的学生都还好。
关于这次考试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这是我们一年级以来的第一次考试,在这之前我们没有做过任何一道题目;
2.这次考试内容为拼音单元,主要是针对第三单元;
3.这次考试试卷难度略高。
分数重要,但是分数不是最重要的,考试的目的在于使我们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试卷说明:
第一题,考查对于字母分类的掌握情况,能够熟练默写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是这道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学生失分原因:分不清这三类字母;没有找全;誊抄音节的过程中丢失声调;书写不规范。
同一类型的考查方式有可能还会出现:按顺序补充声母或者韵母或者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声母有哪些,翘舌音韵母有哪些;单韵母是哪几个,复韵母是哪几个,特殊韵母是谁,前鼻韵母是哪几个,后鼻音韵母是哪几个。
第二题,形近韵母的区分,ei/ie ui/iu,根据发音方式去区分形近的韵母。其他形近字母还有b/d p/q t/f 通过口诀区分,加深印象。学生失分原因:无法区分这两组复韵母,导致音节不会写;能够区分韵母,会拼写,但是丢了声调;书写不够规范,没有把字母写到拼音格正确的位置上。
第三题,音节拼写,绝大部分学生失分原因:丢了声调;忽略了v碰到jqx要去掉两点的原则。部分学生失分原因,根本搞不清题目是要干什么。
第四题,会拼音节就能会连线,还是在于音节的拼读。做题规范,连线题必须用尺子,否则减一分,这是学习习惯问题,必须严格要求。
第五题,形近音节的区分,对于西北方言区的学生来说,这道题中出现的这些形近音都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区分有难度的是前后鼻音,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见到前鼻音后鼻音的字,要刻意去记忆。比如:后鼻音有:风,灯,清,萍等,就算发不出特别标准的后鼻音,但是要刻意去记住哪些字是后鼻音,哪些字是前鼻音,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第六题,看拼音写汉字、写词语。这一类的题目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一直存在,延续到六年级,是对拼音和汉字的双重考查,这类题目也是我们今后复现拼音的很好的方式。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有家长给孩子买了描红本练习,这很好。
第七题,会拼读,能认字,需要圈出的字就是课本上的二类生字,即课本上两条横线之间的生字,只需要认读,不需要书写。
第八题,《语文园地三》的题目,原题加拓展,失分原因:1.不会按要求组词,如,火车、汽车、(马车);灯泡、(灯光);2.会组词,字写错,拼音写错,音节不带声调,没有学过的字原则上要用拼音代替。
第九题,连线题,用拼音写出的句子,能力强的学生应当直呼音节,读出句子,句子较长,难度反而更低。失分原因:时间不够,没有做题;连线不规范,不用尺子。
第十题,失分原因:不懂题目要干什么;理解了题目,誊抄音节不规范,或者丢了声调。
十一题,1、2、3题目本身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题型,明明懂速度不知道怎么做。4小题,有些超出能力范围,我们还没有进行写话练习,但这也会是本学期的任务。
以上是我从语文老师的角度对本次试卷的一些分析,我相信一直盯着孩子学习的家长定能看懂,也能理解其中的每一条。综合起来分析,孩子们没有做过题,就不会考试。考试是以题目的形式呈现,如果平时连题目长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就会出现“明明都懂,但就是不会做”的情况。所以,我们还是要适当练题,要见题。有家长给孩子准备了一些练习题,这很好,针对每一课有相应的练习。我的建议是,题量不宜过多,每天三四道就行。我也会找一些练习题,在课堂上或者作为作业练习。
也有家长会以“我没什么文化”、“拼音我不会”“我辅导不了孩子”这样的话语来回答我,我借用教育名师的话回答你“做孩子的同窗,跟着一起学吧!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这是在拯救您身为父母的尊严和威信。”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为人父母应当追求的幸福。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这是不负责任的突出表现。
星期五,发完试卷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看到你的考试分数你在想什么?请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这一段时间课堂上的你是否出现在你的眼前?是一个怎样的你?
有学生回答,是一个动来动去的我;有学生回答,是跟同学说话的我;有同学回答,是一直玩东西,玩文具的我;有学生回答,是认真听讲的我。
现在我也把这个问题抛给各位家长,从孩子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到第一次考试,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是一个怎样的家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关于阅读。“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第一应当热爱的,就是读书。因为这是他的责任。”关于阅读的重要性,我不再赘述。前期要求每天给孩子书包装一本课外书,大部分家长做得很好。书包里有一本课外书,孩子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而不是一会儿找同学说话,一会儿打打闹闹,被老师批评。这本书最好是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而不是全图的低幼儿读物,才能使孩子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
下周一开始,《日有所诵》每天一首,一周七天,总共七首,要求熟读,不做背诵要求,会背当然更好。目前已经共同朗读背诵了前两首,所以从第一单元第三首开始,这是每天必须的作业,每天布置作业时不再重复说,每周五班会课,我会检查。读儿歌也是复习拼音,家长每天督促,不要教孩子读。
在家委的帮助下,班级文化墙、图书角、卫生角已经布置好了,谢谢各位家委会成员的付出。图书角准备了一个书架,是空的,希望每一位孩子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贡献到图书角里。可以写上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包好透明书皮,等学期结束也可以自己收回去。
关于教学进度。从这周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第四单元,不再系统地学习拼音,学习重点由拼音转到课文和生字的学习。生字同样是基础,从一开始就要打好基础,每一个生字的笔顺、拼音、偏旁都是需要慢慢积累掌握;课文的朗读也是从这时开始。所以,请家长跟着孩子一起,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另外,拼音单元尽管结束了,但是拼音学习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学习中始终贯穿着对拼音学习的检验和复习,比如:朗读《日有所诵》时,让孩子借助拼音自己读;预习课文时,让孩子借助拼音自己读;学习生字,先自己尝试给生字注音;写话练习时,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这些都是拼音的复现,因此,拼音不扎实的同学,也不要太着急,拼音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慢慢学习,慢慢沉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监督,读错的拼音能够及时帮助纠正,就会缩短这一过程的时长。
这是第一次给你们写信,期待能够收到各位家长的回信,可以和试卷订一起星期一带来。没有内容可写的家长,写上“已阅读”即可。
最后,我还是想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孩子说,也对家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