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一篇特别优美的写雨的散文,语言优美,感情饱满,文笔细腻,并且其中涉及了较多的写作手法。
第一段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开篇就告知所有人,他喜欢雨。也为全文奠定了喜欢雨、赞美雨的感情基调。(这里补充交代了五种表达方式分别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和抒情。)
抒情又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比如想要表达“我爱你”这种感情,直接抒情:直接告诉对方“我爱你”;间接抒情:送对方一朵玫瑰花。)
第一段共有两句,还涉及到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这种情况要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个方面来思考。本段在结构上,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其中写到“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就意味着下面所写的雨都是美的;在内容上,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第二段是描写春雨的自然段。在这一段写景中,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他是借助树叶、花苞、树枝、小草等意象来写春雨的。写了这些意象在春雨中的姿态、颜色等,这是侧面描写。当然,也有正面描写,如:“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几句就是正面写春雨的句子。同时这几句又运用了多感官的写景手法,从视觉、听觉和嗅觉几个方面来写春雨的。
第三段是写夏天的雨。这一段也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夏天的雨热泪而又粗犷的特点。另外,在本段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此处渗透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作对比,突出强调了谁的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四段是写秋雨的。这一段作者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秋雨的独特感受。作者运用准确贴切的词语,写出了他对秋雨最深沉的爱,写秋雨的端正沉静,写秋雨的高邈,能够洗涤大地,净化心灵。这是作者笔下的秋雨,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是体会不到这么深沉的含义的。现在正值秋雨季节,对于身处定边的我们来说,更多的是秋雨淅沥沥、冷飕飕。一连好多天不见太阳,让人们倍觉阴沉、湿冷,很不舒服。所以大多人是不喜欢秋雨的。
第五段是写冬雨的。冬雨有两种形式,在北方是雪花。这并不能代表冬雨的特点。所以作者一笔带过,着重笔墨来介绍南方的冬雨。冬天南方的雨最能代表冬雨的特点。(这里补充在写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事务来写,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另外本段最重要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作者在本段最后,赞美冬雨是“雨的精灵”“雨的公主”,来表达他对冬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是在这一段开头,却说“人们会讨厌雨”,写冬雨“透明”“干涩而苦”,没有色彩,这就是欲扬先抑中的抑,为后面的赞美做铺垫。
第六段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表达了他对雨的高度赞美之情。除了运用排比这个修辞之外。重要补充一下采用第二人称抒情的好处。面对面交流,便于直接抒情。
最后一段,一个感叹句总结全文。在结构上再次点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在内容上,以感叹句结尾,升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