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背起爸爸去上学》的感悟

昨晚我们一家三口观看了电影《背起爸爸去上学》, 这是一部讲述了​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甘肃一农村石娃的求学故事。石娃从小没有妈妈,与爸爸和姐姐相依为命,条件甚为艰苦,但石娃的内心是快乐的幸福的。像这样的电影,闺女不是很喜欢,只是偶尔的瞟几眼。我仔细观察,就算她瞟几眼,眼里也是满满的泪珠,还会伴随短短的抽泣声。她不喜欢看的原因,源于她内心的那份慈悲,不忍心看同龄人生活的那样艰苦,对比自己现在的生活内心落差很大。我想,只要对她内心有触动就好。

电影中很多场面让我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的学习与生活场面,虽然那时候学习条件是艰苦了一些,但我们内心确实是很快乐的。小学时,操场上经常三个一起五个一团,大家在一起踢毽,跳绳,在地上扣字等等。一下课,整个操场洋溢着欢乐的童声。中学时,体育课活动丰富多彩,如跳山羊,健美操,单杠和双杠体操等等。记得在初中时课间操还要到单杠上练两下。回头观一下现如今的课间,孩子们的天性都被抺杀了,不能大声喧哗;去厕所要排成一排走直线;体育课经常是大家坐在一起聊八卦,更有甚者,一学期只上两三节体育课,也是为了达标。慢慢儿地,孩子也不喜欢运动了。真正安排体育课,让他们去跑800或1000时,内心就很抵触,找各种理由不去上课,这是现在学生真实的内心写照。但到了初四,为了中考又不得不拼命的练习,超负荷的练习,导致很多学生练着练着身体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这让我内心很是悲痛。

再回到电影,随着石娃年龄的增长,姐姐出嫁了,家庭的负担自然就落到了石娃的身上。石娃不但要上学念书,还要承担一定的家务——洗衣,做饭,照顾父亲。看看现在的孩子一心只读书,啥家务也不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将来踏上社会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这真是教育的悲哀呀!要改变这些,不能依赖于当今的社会,更不能抱怨学校,主要还在于家庭。在陪伴闺女成长的过程中,我觉得做这些家务,一点儿也不耽误孩子的学习,并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观察,思考,以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这样条件成长起来的石娃,考上了当地的师范,当面临着既要照顾得了中风的父亲,还要求学,毅然决然背着父亲去求学。故事很感人,也很耐人寻味,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值得深思,虽然现在的条件是富裕了,但是作为人最根本的善良,慈悲,担当,责任,感恩是不变的,这也是人一生幸福的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限制:1000ms单点时限:1000ms内存限制:256MB 描述求两个整数A+B的和输入输入包含多组数据。每...
    小九喵喵阅读 3,199评论 0 0
  • 作者/青年太白 桃花谣 逝水苍狗指环梦,低吟轻启岁月悠。 人道及冠才一二,何向江海啸浊酸...
    青年太白阅读 2,900评论 0 0
  • 一,启蒙开窍 游戏消除恐惧,体验发现自然的美和发现的快乐 观察记录,发现写作的容易——记录见闻和感受=好作文 积累...
    菜园小记阅读 1,800评论 0 1
  • 很长时间没有进行约练了,也许是因为破窗效应产生的缘故。也许是因为这学期课节太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缘故。再有...
    李改英阅读 1,0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