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晚,对面楼那尖利的女人争吵声、训斥声再次响起,伴随着的还有摔碎瓷器的声音!
我不曾见过对面楼的那个女人,但我想象中,她的样子一定面目可憎。
我内心中,想的更多的是她的孩子和她的丈夫。
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听到对面楼那个女人大声的斥责声了。由于隔得比较远,具体说些什么根本听不清,但那声音已经足够让我害怕了。
那,在其中的孩子和丈夫呢?他们害怕吗?
如果我是她的丈夫,如果一回家就面对这样的斥责,我是不愿意回去那个家的,因为没有欢笑,回到家就被各种斥责和责骂包围,没有温馨感,心情该有多差,该有多郁闷啊!
如果我是她的孩子,本来魔都课业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回到家还要忍受妈妈这样尖利的斥责,我想,如果是我,早该崩溃了吧?学习的热情也被磨灭了吧?
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情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情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别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我想,对面楼的那个女人,大抵上做了世间最厌恶和最下流的事。
02
上周日,带儿子去看了街道组织的情景剧,《如此的爱》。感慨良多。
情景剧不是专业演员,都是普通志愿者经过排练饰演。剧中,分别讲述的是五岁的萱萱、八岁的萱萱和十三岁的萱萱成长过程中,妈妈的角色。
五岁的萱萱,由外婆接送,放学路上看到喜欢的玩具,不管价格贵贱、不管家中是否已有,一定要外婆买,而外婆没带钱,回家让萱萱看ipad,然后独自再去买。
到家后的妈妈,看到萱萱在看ipad,外婆又买了新玩具,接着又接到老师的电话,说萱萱在学校抢夺别人的玩具,还在别人手上发现了牙印。
妈妈再也忍不住了,觉得自己辛苦上班,没有好好管教孩子,没有能好好爱孩子,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她觉得自己是时候辞职在家,全身心照顾孩子了。在家庭会议后,妈妈辞职在家。
第二幕中,八岁的萱萱妈妈被老师叫到了学校,萱萱的成绩差得让人不敢直视,回家与萱萱交流时,妈妈斥责的声音开始掀起,坐在旁边的萱萱低头,一直不敢说话,而另一头,萱萱的爸爸下班晚了,电话里被萱萱妈妈斥责,回到家后,爸爸叫萱萱来吃饭,在饭桌上,萱萱和她爸爸都同时被妈妈斥责,生气的萱萱不吃了,哭着跑开了,而爸爸妈妈两个人再次掀起争吵。
第三幕中,十三岁的萱萱和妈妈抢夺Ipad,此时萱萱已进入青春期,而妈妈却在一旁说萱萱不懂事,妈妈辞职不上班,全身心投入对萱萱的爱,结果萱萱却这样对待。另一边的萱萱,也很委屈,觉得这么多年都被妈妈这样斥责和批评,内心中各种伤心,两人掀起了争执,而妈妈更加严厉地批评萱萱,最终,萱萱夺门而出,再也没有回来。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组织方,不仅让演员们演了一遍,也让观众上台分享感受,然后让观众参演其中的角色。每一幕,都有不一样的观众,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也各有不同,但大家都逃离了那个充满斥责和怨恨的妈妈。
旁观者清,在旁边看的人,自然而然,就清晰地看到了剧中妈妈的做法不对。然而,生活中,妈妈们是否能做到旁观者清呢?
03
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中,妈妈总是呈现出一个斥责、训斥和批评的角色。而往往,爸爸是那个温顺的、不太多说话、没有太多声音的人。
中国家庭模式中,这样的组合如此繁多!
而往往,在一个家庭中,需要更多的是温柔的妈妈、美好的妈妈和甜蜜的妈妈。
而我作为孩子的妈妈,偶尔因为孩子拖延、磨蹭、不听话、不按时练习乐器时,也常常内心中火冒三丈,甚至有时,气得会拍上孩子两巴掌,但转头,看着孩子满脸的泪水,又忍不住自己留下了眼泪。
那个时候,我看到了那个可怕的妈妈。
那个时候,我看到了那个无能的妈妈。
那个时候,我看到了那个讨厌的坏妈妈。
因为没有办法应对孩子的这样磨蹭,而发挥大人的暴力或者语言暴力;因为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发挥大人的威力大声斥责;因为没有学会怎样和幼小的孩子相处,而发挥简单粗暴的独断专行办法!
04
那妈妈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1.多读书。
最近坚持读书100多天以来,我读过的书教会了我很多方法,比如自己的时间管理、孩子的时间管理;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怎样和孩子更好地相处等。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妈妈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情绪和心态更加平和,心中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生活和工作中动力更足,不再关心那些烦心的无聊的事,腾出更多的心思关注自己、关注工作本身、关注家人。妈妈自己读书,是个特别好的方法,妈妈们,拿起书来,读起来!
2.高质量亲子陪伴。
亲子阅读:从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坚持每晚亲子阅读。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三四年,每晚不读书,娃娃不睡觉,有这个温馨的亲子阅读时间,充分滋养了孩子的内心和妈妈的内心,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还常常会有一些问题和疑虑,在讲述的过程中充分沟通。
亲子手工、亲子游戏、亲子运动等: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不仅满足于自己搬弄自己的玩具,他更愿意让家人参与其中。有不少爸妈说:“看,我给他提供那么多书、那么多玩具,这孩子就是不爱看、不爱玩”。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想问问,你只是提供了,你有没有陪着他一起去发掘其中的乐趣呢?
不少家长,喜欢自己玩手机、看电视,觉得自己提供给了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孩子了,这难道是爱吗?爱是在点滴中的付出,在高质量亲子陪伴中的点点滴滴。
每天陪伴吃晚餐:这点特别重要。在饭桌上,与孩子沟通当天的学校生活,让孩子讲讲在学校里面开心的事情,每次孩子都会特别开心地讲起来学校的趣闻,有时候听到孩子讲的事情,还真是会更加开心呢。
你是不是也不想做那个讨厌的坏妈妈?是不是也不想像文中开头那个妈妈一样?是否也想要心平气和地、开开心心地面对自己的家人?
告诉你,我特别想成为孩子和家人眼中美好的妈妈!
我,
在自我提升的路上,
你呢?
愿不愿意,一同前往?
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