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天】三次落泪,皆是牵挂(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你目送着TA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TA用行走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2018.7.21  周六  阴天

01.

这个人,我认识她已经三十年有余。她人生的最初二十年,在一个叫做马鞍桥的村子里度过的。

她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家中姊妹弟兄众多。她之前,已经有六个姐姐和四个哥哥。她的存在,自然而然没有刷新父母的新鲜感。

她念书只念到小学三年级,家里吃饭的嘴太多,哪还有余钱让她识文断字,能认识几个洋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非常非常不错了。

辍学后,她开始在家帮衬大人。放羊,背柴,哄侄儿,有时还跟着大人下地劳动挣工分。

多年之后,她和我说,十二三岁的她,和大人到坝子上捞盐,盐水把鞋子蚀破,将脚后跟腐蚀开裂子,有的地方还化了脓。

那时,捞一方盐给五块多,她挣了三四百块钱,也只舍得给自己买一条裤子,花掉二十块,给家里买了一只搪瓷盆,花掉了三块。剩余的钱,悉数交给了她的母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的小气,她的抠门儿,她的吝啬,她的一毛不拔,原来是这样潜滋暗长起来的。

她是个苦命的女人。二十二岁和邻村的男人结了婚。那男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婚后没几天,婆婆就嚷嚷着要与他们分家另过。

两副碗筷,一只盆,一头小毛驴,二亩地,还有两千块钱的外债,这就是她结婚后的全部家当。

02.

她生了女儿,婆婆只伺候了一个星期,就刻薄地说:“都一个星期了,能自己下地活动了,做轻便的饭也没啥问题。”而她婆婆的女儿坐了月子,婆婆一口气伺候了两个多月。

当年,她也许心里愤愤不平过,因为她年轻。多年之后,她说起这些,语气却异常平静,听不出一毫半厘的怨气。

她的男人死了,她带着两个孩子,磕磕绊绊地过日子。一次,要给邻居随礼,她下了很大的勇气,甚至把自己的自尊也放进去不少,和婆婆开口借三十块钱。婆婆不但没有借给她一分钱,反而奚落她不会过日子。

寡妇门前是非多。也有不少“好心人”,登门为她说媒,思来想去,她还是咬咬牙拒绝了。

一次我问她为啥要拒绝,走那一步路的女人,世上千千万,又不是她一个,怕什么?她的回答,令我眼泪掉下来。她说,娃娃们不同意,她也担心前家门,后家气,娃娃们将来会受罪。

她是个坚强的女人。一个女人,在男人死了以后,把男人生前所欠债务全部还完,将两个娃娃供书念字,一直到大学毕业。二十多年的风雨,不但没有击垮她,反而把她的筋骨淬炼得如钢铁般坚硬无比。

她是个女强人,女汉子。

03.

她却也是个小女人,柔弱不堪的小女人,儿女情长的小女人。

有一年,大概是十七八年前的一个早春,周末突然出现了扬沙天气。

风犹如一个面孔狰狞的怪兽,撕扯着嗓子发出凄厉的怪叫。天色是黄的,地上是黄的,包裹在天地之间的房子树木马路,是黄的,就连偶尔走出去撒尿的猫狗人,也是黄的。

她看看窗外有些恐怖的天气,对女儿说:“我送你去。”彼时,她的女儿已经在读初中,住校。那次周末,她回来拿吃的。

母女俩静默地走在路上,谁也不说一句话,只听见自己耳畔的风声,一阵强过一阵。

到了大路口,她对女儿说:“你走吧。”说完,她自己先抽泣起来。她抱着女儿,女儿抱着她,两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痛苦和悲悯。

04.

她第二落泪,是在女儿结婚那一天。

那天,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她目送着女儿和女婿上了车。当地的风俗说,坐上婚车的女子,在车子开动后,不能扭头朝后看。

女儿在车里极力地保持着向前看的姿势,车子拉动了引擎,缓缓地驶出去。可是女儿分明感觉到,背后有一双眼睛正注视着她,目送着她,甚至她都感觉到了那双眼睛里噙满了的泪珠的晶莹……

后来一次闲聊中,女儿才知道,结婚那天,她走后,她也抑制不住地开始嚎啕大哭,惹得众人一时都心里跟塞了铅块似的,沉沉的,又痛痛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