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非常疼爱我的老公,他不是大富大贵,却能尽他所能的给予我最好的。这不,这两天我老公又把他的这种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不是手机控,从不追求手机的品牌和潮流,用国产的“一加”牌手机用了三年了,摔过好多次,四个边角都摔出坑来了,那也没事,开机照旧,质量绝对杠杠得赶超苹果。但老公看不下去了,说:老婆你现在做讲师,要经常拍照,我要给你换个拍照功能强大的新手机。
我老公一向节俭,他的那个手机用的年数更多,因年老体衰经常死机以示抗议,即使这样他也不舍得换,经常以‘孩子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为理由推脱。而且我自己确实不想换,能接打电话、收发微信、拍个质量要求不特别高的照片,足够用了。再说,用时间久了也有感情了,扔了可惜。所以我拒绝了。但老公不依,拿出誓不罢休的架式,强制要让我换个拍照功能强大的OPPO手机。
我拧不过他,他兴高彩烈地打开京东,让我选颜色,我选了一个铁锈红的颜色,老公说要个清新绿吧,看着舒服,对眼睛也好。我说,我不喜欢这款绿的,我还是喜欢那个铁锈红的。
时隔两天后的今天老公在单位兴冲冲地把京东购物清单截图发给我,满心激动地等待着我的反馈。我一看颜色就傻了,还是那款清新绿。我瞪大眼睛对着微信屏幕说,怎么还是绿色啊?我那傻老公很得意地说:听我的没错,绿的好看,对眼睛还好。我真是哭笑不得。我进一步启发他:
这个手机是你用还是我用啊?
当然是给你用啊?
那为什么不买我喜欢的颜色呢?
屏幕那头足足一分钟没动静,我用脚趾头都能感觉到老公此时的失落:人家好心好意想给你个惊喜,你却给了我一个惊吓。委屈中……
接着,那头终于打过来一行字:老婆,我错了。心疼老公几秒钟,我说:老公,你没错,你自己都不舍得花钱换手机,却花钱给我换了一个,你是最好的老公。他回复了几个抱抱的表情包,说:我一定让老婆用上喜欢的手机。
这样的场景大家是否很熟悉呢?我们常常想当然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予对方,并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也会喜欢:
——这个东西我最喜欢吃了,你快多吃点!
——我把我最喜欢的东西送给你,你怎么一点不珍惜?
——我这么辛苦的在外面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你还想要我怎样?!
动机没有错,关键点是‘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你喜欢的未必是我喜欢的,你给我的未必是我想要的。我们经常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可能却是孩子的漠视、反感,甚至逃离。他们会说,妈妈,你能不能别管我。我们也经常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爱伴侣,拼命的工作,没完没了的应酬,得到的往往是对方的更大的不满,因为他们想要的不是金钱,而是更多的陪伴。
“我这是为你好!”太多的亲情和爱情就被这句话给抹杀了。还是那句话,动机没错,错的是你认为的好并不是他认为的好。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换位思考,接纳个体的不同,以对方为中心,给他真正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想给的。生活中如此,职场上又何尝不是呢?当你销售时,你所说是不是对方想听的?在工作中,你所做的是不是上司认为最重要的?人际交往中,你所呈现的是不是对方最关注的?
这是今天这个手机事件最大的觉察。有了这个觉察,在生活中,我会更爱我的老公、我的家人,而且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在培训中,我会时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给出客户满意的课程内容和课堂呈现。
我用你喜欢的方式去爱你,让爱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