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书法重在学不在练
万事万物都不离“道”,而“道”的运转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干涉,即“无为”。
微信图片_20200607084102.jpg
书法学习也不例外,只要适时埋下书法的种子,开花结果那是必然结果。
『下苦功夫』、『耐住寂寞』、『多写多练』……等这些是“有为”的表现,“有为”就会带来『偏激』、『片面』……等不好的结果。
“学以致用”,“学”在于“心”,“用”是“心”的呈现结果。
老师问:会了吗?
学生答:会了。
“会了”是“心”学会了;呈现“会了”的这个过程就是“用”,效果的好坏在心不在手。
所以学习书法重在心领神会。
ÉãÍ¼Íø_500154729.jpg
02 具体怎么入手呢?
【孩子】
孩子学习书法重在阅读,通过阅读来识字。
识字量决定书写速度!
所以孩子写字“慢”不要乱找原因了,带孩子多读书,读经典,因为“功夫在字外”。孩子就是一颗种子,要让他们知道将来 长成的样子,这样就有了方向。
【成人】
成人学习书法重在做减法,写明白几个字之后就能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教孩子写字.jpg
03 教学中的问题
1)现在的教学方式挺可怕的。
绝大多数的老师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一个“老师不教学生就不会写”的信息(导致这方面的原因很多,暂且不谈)。
要知道人都有主观能动性,教学不能一刀切。孔夫子讲“有教无类”,现在变成了“有类无教”。
现在还有把老师比喻成“园丁”的吗?可能有人觉得“园丁”太土了,所以现在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成了“科学饲养员”。悲哀不?
书法现场比赛.jpg
2)书法教学中一些说法也要警惕。
比如“从量变到质变”,这句话在书法教学中已经习以为常,好像没啥问题是吧?
举个例子:想把玉米变成爆米花,是加热还是加量?拿金牌的运动员是因为训练时间长吗?狙击手是因为子弹打的多吗?
还有一个“肌肉记忆”的说法,肌肉要是有记忆,那人还有没有死亡?还有没有植物人?
你品,你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