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寒假,我和妈妈参观了四川大学江姐纪念馆及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探寻了江姐、小萝卜头等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这个寒假,我将再次重温那段经历,将我的探寻经历写成红色日记。
当我们来到四川大学江姐纪念馆门口时,气氛顿时肃穆了起来,院子里矗立着江姐的汉白玉雕像。
江姐,本名江竹筠,原名江竹君,曾用名江志炜,1920年8月20日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现江姐村),中国共产党重庆地区地下组织的重要人物。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在歌乐山被杀害,年仅29岁。
《“秀”红旗》这幅作品灵感来自巴蜀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绣红旗”。故事讲述了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之际,被关押于白公馆的中共党员罗广斌等人,想要做一面红旗庆祝新中国成立,但因身陷牢狱,只能利用红花被面及旧布衬衫,制作想象中的“五星红旗”。作品结合了“狱中红旗”的原型,由“红旗”“五角星”“装饰画内容板”三个部分组成。这幅作品是皮革材料与古老的“非遗”蜀绣技艺的跨界结合、创新设计,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跨界碰撞,也让“非遗”蜀绣技艺与皮革材料成为传承红色基因与中华文化的载体。
重庆渣滓洞又被称为“活棺材”,我们熟悉的江姐、小萝卜头等非常多的革命烈士都曾被关押在这个地方,最多的时候关押300多人。渣滓洞原来是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所以叫渣滓洞。
这里环境非常隐蔽,三面环山,中间是条沟,渣滓洞就在沟里,所以被国民党霸占,改成了监狱。
刑讯室里摆满了各种刑具,每样都用在了我们革命先烈的身上,但他们全都扛住了。
渣滓洞分为上下两层,共有16间男牢房和两间女牢房。牢房里非常阴暗,整日看不到太阳。
小萝卜头,本名宋振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他的故事始于1941年,当时他只有8个月大,因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的秘书而被国民党秘密囚禁。在狱中,宋振中经历了极其艰苦的条件,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成为了狱中的“小交通员”,为党组织传递信息。
在我国有很多像江姐一样的人,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江姐在狱中面对各种严刑拷打,却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和信仰,没有透露任何关于组织的信息。她的一句名言曾激励、感动了无数人——“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
而小萝卜头作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虽然身处艰苦的环境,但依旧乐观坚强。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我们知道,生活的困难不是由我们决定的,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
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