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得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艺术吗?

      时代飞速发展,物资极度充盈。朋友圈里的我们,喜欢谈情怀,说艺术,发布正在享受优雅时光的动态。

      可在夜深人静时候,我们又总会焦虑不安。为什么公众号里面的文章,00后都赚到1000万了,自己却连几十万的存款都没有。于是你加倍努力工作,不眠不休,身体累垮前也没有赚到理想的存款余额。才突然明白,学会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一门艺术,懂得艺术才会更快达成目标。

      从动物进化过来的我们,拥有一颗强大的大脑。可是许多人却并不会使用它的功能:思考;而是选择用它最初级的功能:记录事件。

    想摆脱事件所带来的困扰和焦虑,就要学会“掌控”,从记录事件中获得掌控。即把引起一个人、一群人的事项或者一种局面的异常状况分离出来。分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白纸黑字的写下来。你会发现将它从脑子里移出来后,大脑有前所未有的放松,而且思考能力也在增强。


高铁上阅读《搞定III》


      在事件的记录过程中你会发现,原来你内心的许多想法是不同纬度的。在《搞定3》这本书里被大致分为五级。

      第一级是一万英尺,大多指当下的项目,比如你要周末打扫房间,安排下次度假的行程等。
      第二级是两万英尺,更关注责任范围。它多指你内心深处数不清的操心事。比如裤子越来越紧,收入不够承担支出,下次度假要花多少钱等等。
      第三级是3万英尺,指长期或者短期的目标。比如说你一直打算学习一门外语,但被目前的事情搁置。直到你打算出国前发现,原来你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目标。
      第四级是4万英尺,就是你的愿景。也就是你对未来的畅想。比如你希望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让自己在岁月飞逝下获得更强的领导力。
      第五级是5万英尺,就是宗旨和原则。更通俗就是一生的梦想。许多人想知道自己一生的目标,却没有意识到你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上面五方面涉及的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不被记录下来,累积起来后都会如杂草般让你内心焦虑。而高效工作、舒适生活的有效办法就是:把事务从大脑转移出来,保存在外在某一具体地点,如笔记本、专门手机事件的app里面,然后事后再妥善处理。

      有哪些好的办法更有利于我们收集,挖掘出内心深处更多的想法呢?

      比如记日记,深刻剖析自己抒发情怀;针对特定主题的“头脑风暴”;比如去清理一下房间;比如和身边人在一起讨论最近矛盾点进行集体捕捉都是很好的清空大脑的方法。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思维的跨跃性也越来越大。那一闪而过的灵感,或许就会对你工作和生活产生有利改变。但如果你没有及时记录,事后可能不会想起。

      我们总以为自己的大脑可以记住许多事情。可当你回想自己前天吃了什么,几点入睡,甚至都想不起来。这就是我们对大脑利用的误区。

      大脑的作用是思考,而非记录生活里所有的事情。人们总想把所有事装进大脑,以此来掌控它,却发现只会适得其反。不要一味的苦思冥想,把想到的细节全部写下来,同时思考几件事只会让大脑无所适从。

      所以说,大脑是CPU而不是硬盘。当你学会收集,你就离卓越而不失衡的人生,更近一步。但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记录,而不明确它的意义,从而进行有效的分类,依旧无法更好地获得人生的掌控感。

      那么关于对事件有效的分类,我会在下一篇文章里进行分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暗恋这种事儿每个人青春期都会出现,这玩意儿就像青春痘,是我们青春过的标志。 喜欢一个人的心情是不听劝的,你以为我在...
    九九沐阅读 2,662评论 0 0
  • 雨纷纷,纷纷雨,雨打娇荷,荷叶随风舞。舞荷依稀似去年,年年依旧,旧日人在否?语纷纷,纷纷语,语罢水遥,遥望三千里。...
    迷蝴庄生阅读 3,385评论 5 8
  • 1 加了一上午没来由的班,下午去赴约。天气不好不坏,一会儿出大太阳,一会儿冷的入骨,是三九天里正常的冷。 一向都是...
    应晓菲阅读 2,669评论 1 3